酷小说

第41章(第2页)

没一会儿,姜瑜有关鬼魂的资料便传了过来。

认真对照之前的网络资料后,顾商发现虽然网络上有小部分的差错,但主要的内容还是比较靠谱,赞叹了一遍现今网络的发达之后他仔细的将不同的地方勾画出来,并在询问过姜瑜的同意后将一份比较简单的关于祭祀与魂魄的相关资料上传到了网上,算是辟谣一下那些太过明显的谣传。

做完这些姜瑜那边也传来了信息,后天下午两点警局见。

看看时间还不到四点,顾商想了下决定回老家一趟。

顾商算是从小在B市长大的本地人,老家在B市6区中离市中心最远的长泽区。

虽然说是最远,但B市的交通线路繁复,去年环城高速开通后,所有区县与市中心的距离都缩短到了两个小时以内。

收拾好东西出门,顾商赶在晚饭时回到了老家。

长泽区是B市重要的工业区域,早年间由于军工的入住,长泽区经济发展迅速。

后来B市转型成为重要的港口城市,加重第三产业价值,长泽区的地位也慢慢下降。

但虽然经济中心转移,早年留下的老本任然让长泽区的人民过的比较惬意。

只是年轻人大多愿意到经济成长迅速的南区与东区,所以除了外来的打工人员,长泽本地土生土长的留下来的大多是准备养老的中年或老年人。

顾商当然也是这一批外出拼搏的年轻人之一,只是他的离开并不是因为事业的奋斗,而是为了记忆深处的那个人。

回到小时候居住的大院,多年没回的顾商瞬间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大院背后的山林子里曾留下他们漫山遍野的足迹;不远处的池塘里有他们下河捞鱼的印记;而老旧的大院房屋里更是留下了无数难忘的回忆。

大院民国时期原本是老式的四合院,50年代初期国家百废待兴,许多人来到B市一度造成了住房紧缺。

当地政府为了缓解当时的住房压力,推翻了许多老旧的四合院,重建成筒子楼。

几十年过去了,筒子楼已经十分破旧,大院里当时住的大多是家里有点权势的人家,现在这些人大多家境都十分富裕,也没有再留在老旧楼里受苦的必要,所以大多都搬了新家,留在大院里的更多是住了数年的老人们。

一进门,守门的大爷就立刻上前来询问,“你找谁?”

顾商看着眼前的人,冰封的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苟大爷,你不认识我了吗?我是顾商啊。”

大爷拿下犹如油瓶底般厚的老花镜揉了揉眼睛,又叫出同在屋里吃饭的老板,仔细打量了许久才一声惊叹的叫出来,“哟,这不是顾家的丝瓜儿吗?好多年没见了,长大了,都这么高了啊……”

顾商在大院里长大孩子中算是年纪最大的,脑袋也是最聪明的,跳了两级的他十岁就上了中学。

刚上中学那几年身量长的特别快,半夜里经常被骨头里的疼痛给疼醒。

由于长的太快,身上的肉却跟不上,于是童年的顾商总是一副高高瘦瘦的样儿,就像抽条的丝瓜一样,在一群没长个儿的小萝卜头里面十分显眼,所以有了个外号叫“顾丝瓜儿”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