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有那厂子,其实无论是瞳瞳还是他父亲铭铭心都着急着啊。
只是瞳瞳年纪小没有办法,而铭铭却从开始因为与父亲的关系对其就不上心,等感觉到不对劲的时候,却已经晚了,就被人逼出了厂子。”
“这厂子其实很早之前就存在了,是云家祖上的产业,解放前是云家开得一个手工业小作坊,后来云家去了台湾就没落了。
昌英回来后,政府找上了他,想让他凭着在国外的人脉寻一下投资,也算是为故乡的人民做点贡献。
刚好昌英有个朋友是做电子的,再加上国内的发展也的确挺好的,两人一合计就成了。
在这里建个电子电子生产基地,这里只管生产,销售他朋友管着。
这才有了电子厂的成形。”
“昌英毕竟还是有着些书生脾气的,他虽然当了厂子的老总,但厂子还是算在了当地政府的名下,他在时还好,他一过世,产权问题立马浮上了水面。
没有人会想到过去对他们云家毕恭毕敬的那些人,怎么会做出这么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来?昌英时的领导班子一个一个的都被换了下来,云铭不是领导,但他是昌英的儿子啊,所以第一个被赶出来的人就是他,后来就是锦生。”
“锦生是个孤儿,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很投昌英的脾气,就认作了义子。
他一个,加上相平的大儿子海文,加上铭铭都被昌英派出去学了一年。
锦生那孩子真的不得了,昌英说,阿铭顶不起那家厂子的,但锦生可以。
只是没想到他走得太早,无论是铭铭还是锦生都被赶出了厂子。”
“领导人换就换了吧,只要厂子能好好的走下去也就这样了,只是没想到那些人将厂子管得乌烟瘴气的,质量也越来越差,昌英的朋友帮了一次又一次,但最后随着铭铭与锦生的离开,人家也彻底的撒手不管了,所以才形成现在这个局面。”
“昌英当年曾救了相平的一命,因而两家一直走得都很近。
昌英走后,没小照顾我们这一家子,厂子是昌英的心血,也是相平的心头肉啊,当年就是他跟着昌英一点一点将厂子建起来的。
现在这个情况,两个儿子哪一个不想离开,是他不让啊。
他说铭铭与锦生是被人赶走的,他们要守到最后,要寻找机会,不能就这样的任凭那些人糟蹋了昌英的心血。”
说到这里云婆婆的眼泪落了下来,这些藏在心里的旧怨终于有机会说了出来,其实她这一生难道就不凄凉吗?
年轻时虽然家里条件不是很好,却也算是个大家闺秀,当年回国,她心里也是不愿的。
但没办法,她所爱的人要回,她又怎能学瞳瞳的母亲一样离开?生活的落差她可以习惯,一切外在的物质条件她也都可以适应,但为什么他最终还是将她一个人留在这个陌生的地方,受尽那些小人的欺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