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写出这样的字的人被这个世道伤得太深,宁愿蜗居在竹林中,也不乐意出山被世俗纠缠。
信上开头便是称呼他为培然兄,培然是他的字。
落款便是周弘宥的字,邦桀。
一个文采斐然的人,却把这封信写得简简单单,一点不如出师表那般惊才艳艳、深感涕零。
先是一两行便交代了他活不久了,人生大部分时间被身体和世俗拖累,最后一段时间感谢有培然、周珍、长乐的陪伴,这才觉得人生没有白来一遭。
再是说他至今放不下心的,就是由于身体原因,极为晚才得到的宝贝女儿周珍。
于是他想将周珍托付给长乐,另外将长乐引荐给培然,希望培然兄能够好好考虑一下。
姜子建知道培然是指自己,可这长乐是谁?
周边似乎也没有哪个后生叫做长乐的。
等看下去了,他满目愕然。
邦桀对于长乐寥寥几笔的描述,让他几近忘却了呼吸。
目光盯在了邦桀转述的那句话里——先人有言,“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
,随后又转移到了那长乐自己说的话。
她的话浅白得很:“比起活人,我更信死人。”
“大人。”
书房外,有人靠近门轻敲了敲。
屋里勉强平复下心情的姜子建深深呼出一口气:“什么事?”
“外头有个小二,是喜客来的。
他说有急事要找大人,是一个叫做江乐的郎君吩咐的。”
外头那人恭敬说着。
姜子建一听到江乐这个名字,刚平复下去的心情又翻滚起来了。
他走出书房打开门,努力维持着自己知府的威严:“你说谁有急事来找我?”
“江乐。”
门外报备的下仆重复了一遍,心中忍不住嘀咕,这江乐是谁?这可是他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头。
要是谁都能这么找个理由就找到知府大人,那每天找知府大人的人都能排长队了。
要不是这小二是喜客来的,脸上神情又不似作假,他才不会轻易过来通知知府大人。
“让他进来。”
姜子建当官多年,心里九曲十八弯,细问了一声下仆,“这江乐最近应该是没有到府上来过吧?”
下仆一听,心中一凛,看来这江乐不简单。
“没有。”
下仆回想一下,确定没有。
姜子建微微颔首:“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