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王熙凤的几经查证后,才发现,新皇身边最看重的大臣之一,竟然就是贾琏的亲表哥,是他在暗地里出手帮忙,才让刘姥姥能那么快速的顺利的赎回巧姐。
这么好的一门姻亲不想办法去攀,王熙凤觉得自己肯定是天下第一号傻瓜。
(ps:作话有解释,我为什么会这么写,没有抹去刘姥姥功劳的意思,骂我前,先看作话)
第5章谋划攀附
刘姥姥的恩情,王熙凤自然会报,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太过热情、太过积极、太过提前的去接触刘姥姥一家,对她和对刘姥姥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没有谁比王熙凤更明白,毕竟刘姥姥其实姓“刘”
不姓“王”
,但这样也更能突出刘姥姥的恩情。
比起刘姥姥,王熙凤更看重的还是杨家。
说她嫌贫爱富也好,说她狗眼看人低也罢,她就是更看重杨家,咋了,谁不喜欢自己有一个大权在握的亲戚。
哪怕半点好处都不沾,也能震慑不少不怀好意的人。
只是王熙凤心里明白,杨家不是那么好攀附上去的,从上辈子人家回到京城一点信都不给贾家递一个,就可以看得出来。
同样,这也能侧面表现出来,上辈子贾元春在皇宫里根本就不得宠,不然杨家怎么敢不理贾家呢?
因为这种事情一旦被发现,被人捅破,那是非常结仇的。
别怀疑,就是结仇。
这年头的风气就是亲戚朋友甚至于只是同乡到了你的地盘上,不但要吃你的喝你的住你的,临走前还要拿你的,这才是礼仪往来。
京城虽然谈不上是贾家的地盘,可贾家也能算得上一声地头蛇,招待自家亲戚是应有的礼仪规矩。
闭门不见的话,反而会让人觉得你家是不是落魄了,传了出去,还不知道会被多少饿狼一拥而上。
当然这也是碍于时代原因,古代交通不便,如果不做官、当兵、行商等,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离开家乡二十里远,有些人一辈子就见那么一次面自然要好好招待。
杨家这种行为,那可就是置贾家于不利之地,如何不结仇?
如果贾元春得宠,这宠妃的枕头风可不是吹的,可如果贾元春在皇宫里只是一个摆设,作为新帝心腹重臣的杨家当然有底气不理会贾家。
好在如今离皇帝退位给十皇子还有三年时间,等十皇子成为新皇后,杨家才一步步的爬起来,现在还有时间留给王熙凤谋划这事。
十皇子乃是宫婢所生,但这个宫婢不一般,乃是皇帝嫡亲表妹被追封为皇后的皇贵妃身边的宫婢。
不过十皇子出生的时候,皇贵妃已经病逝,于是十皇子就被交给了李德妃抚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