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辛德瑞拉必须要面对的。
如果她想要脱离那个和王子有关的死循环的话。
“但是,我不得都不去面对,是么?”
辛德瑞拉笑了笑,然后伸出了手,从伊莉斯的手里拿过了那双据说同样是属于自己的母亲、并且能够让自己得到过去记忆的水晶鞋。
“我明白瑞贝卡夫人和伊莉斯小姐对我的爱。”
辛德瑞拉端着这双珍贵的水晶鞋缓缓地说道,先是看了看伊莉斯,而后对瑞贝卡说道,“那么我也不能辜负这份爱。”
“有了瑞贝卡夫人、有了安提姐姐和塔娜姐姐、有了伊莉斯小姐在,我觉得现在的我已经足够强大到能够非常坦然地接受许多东西”
“母亲离开前让我能够勇敢而善良,然而过去的我可能只拥有善良但是却不够勇敢,不过现在……有了瑞贝卡夫人的教育,我觉得自己已经变得足够的勇敢。”
“我会坚强勇敢的面对一切,而且我相信我的选择不会让我后悔。”
这么说着,辛德瑞拉按照伊莉斯的说法,伸手覆上了那双晶莹剔透的水晶鞋的表面。
然后下一刻,辛德瑞拉就昏倒在了两人的面前。
浑浑噩噩之中,辛德瑞拉觉得自己好像是听见了瑞贝卡夫人以及伊莉斯小姐的呼唤,但是她的面前只有无尽的黑暗,不过在片刻之后,她觉得自己仿佛是看见了什么。
………………
这是一个漫长的,似乎是曾经发生在辛德瑞拉身上、但是对于她来说又好像是其他人的故事。
就在辛德瑞拉差不多要考虑婚事的时候,古腾堡侯爵为了让她能成为一位有教养的贵族小姐、并且给她抬高身份而决定娶一位继室。
在古腾堡侯爵的考量之中,他的继室必须是只有女儿的寡妇。
因为年轻的女性会想着生一个儿子取代辛德瑞拉继承自己的爵位,而对方如果有孩子,那么她的孩子说不定会和自己的女儿产生竞争爵位的心理——即使对方只是继室带来的孩子。
同样的,古腾堡侯爵觉得自己的女儿辛德瑞拉这几年就会出嫁了,和继室并不会相处太久,对方有女儿的话也可以和辛德瑞拉好好的相处,至少能够让辛德瑞拉在结婚前不至于那么的孤单。
就在古腾堡侯爵如此考量的时候,有一位瑞贝卡夫人也知道辛德瑞拉差不多到了要议婚的年龄,于是她伺机接近了古腾堡侯爵。
巧合的是,这位瑞贝卡夫人在各个社交界都很吃得开,有不错的财产不说也只有两个女儿。
认为对方是个很不错的人选之后,古腾堡侯爵就选中了这位瑞贝卡夫人,将她娶进了古腾堡家。
而这也是辛德瑞拉一生的悲剧的开端。
这一位瑞贝卡夫人在和辛德瑞拉初次见面时的感情是复杂的,因为辛德瑞拉太像她的亲生母亲了。
但是同时,她也想起辛德瑞拉是那个男人的女儿,于是爱被憎恶所取代。
这是仅有几人才知道的真相,辛德瑞拉并不是古腾堡侯爵的女儿。
当年欺骗了辛德瑞拉的母亲的感情又将她抛弃的人——
正是这个国家的国王。
觉得国王玩||弄了奥格薇拉感情的瑞贝卡在一怒之下做出了无法挽回的事情,这也让身为仙女的她被彻底的染黑,黑暗的种子在心中生了根。
当她看见辛德瑞拉之后,瑞贝卡开始觉得正是因为辛德瑞拉的关系才导致奥格薇拉的死亡,这样的想法使得当年伤害老国王时埋下的黑暗种子发芽。
于是瑞贝卡开始不断地伤害着这个是她最爱、也是她最憎恨的人的女儿。
这时候老国王正好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想为王子找一个靠谱的媳妇,于是找来了国家的守护仙女询问辛德瑞拉的情况。
毕竟那是自己曾经爱过的人的孩子,老国王当然知道辛德瑞拉的存在。
知道辛德瑞拉在古腾堡家的生活的守护仙女伊莉斯提到了自己的教女现在的处境,即使那只是因为自己和瑞贝卡在为对方对待辛德瑞拉的问题吵了一架之后的气话,却还是让老国王记住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大唐天宝,顾青身着布衣从烟尘里走来,在长安皇城的大道上,看着鳞次栉比的华丽殿宇,一步,两步,步步生莲。他渐渐握住了这个强盛王朝的脉搏,也看到了饱受挫折打击的李隆基那张灰败阴暗...
激萌的萝莉,热血的少年,为打破次元壁一往无前...
穿越到另一个平行空间的地球,这里和原来的世界历史完全一样,只是11年前,科学家做实验打开虫洞后,引发了一系列的变故,地球充满了一种叫灵能的能量,全部生物都进化了,而且地球上随机会出现未知的空间虫洞。沈...
吴知蓝是一个坚持着两个信条的人。第一,她决不借钱给他人第二,第二,她坚决不给别人恋爱建议。因为,在大学时期,她却被卷入了一个朋友的恋爱故事,最终失去了朋友和平静的日常生活。有一天清晨醒来,吴知蓝惊讶地发现人们的头顶上浮着恋爱窗口栏口。这个窗口显示了男人们对她的好感,并且某些男人开始与她产生了暧昧的关系!于是,她需要在这些男人中选择一个。但是,令她震惊的是,在三个男人的恋爱窗口栏口中,她居然是!她感到难以置信,却也流露出一丝期待。是成为总裁和富二代的恋人?还是与发小明星陷入热恋?吴知蓝陷入了选...
曾经,你们毁了我的人生。现在,我回来了洗干净脖子,等我喂,那个谁,我不需要帮手,麻烦你离我远点儿行吗...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只要是我塑造的女主角,总有一天都会从小说中来到现实世界,这也是我小说总是没法继续写下去的原因。李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