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爷笑眯眯看白锦城,“含章啊,你手下能人异士众多,这件事就要靠你了。”
白锦城一脸茫然:“什么事?”
“你要想办法弄到分量足以向天下人证明襄阳王确实要谋反的证据,否则我们就是师出无名啊,就我们目前掌握的证据来说,确实不够有力。
藩王谋反是很严重的事,庞太师和襄阳王来往的那些信件、以及那几个西夏人都不算是什么铁证,很容易就能被驳回来的,”
八王爷语重心长道,“御史台那些个御史最讲究这些东西,要是证据分量不够的话,只怕他们又要胡说八道。”
白锦城不忿地撇了撇嘴,哼了一声:“那些个书呆子,整天正事不干就知道鸡蛋里挑骨头!”
包大人尴尬地清了清嗓子——他老人家好多门生都在御史台来着。
赵祯偷偷笑了一下,正色道:“好了,御史台众卿虽然有时候是有些吹毛求疵,但是大多数人的本心还是好的,含章不要乱说话。
你看看现在这事怎么解决?”
白锦城摸着下巴想了想,觉得还是得求助白玉堂那边,“先问问颜大人和玉堂他们吧,这也好几天没消息传回来了,说不定他们有新进展。
反正我们这次要出动大军也要花很多工夫做准备啊。”
这次可不是他带着他手下那几百人轻装上阵了,天策卫就那么点人,也不需要什么辎重,他们自己随便打打猎甚至是沿途在酒楼饭馆买点儿就差不多解决口粮问题了。
但是禁军就不一样了,一万精骑,那得多少人啊!
自古以来打仗都是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一万精骑要是不带粮草的话,恐怕没到襄阳就饿死在路上了。
而这一万精骑的粮草要调动起来,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起码也得过那么十天半个月才能准备得差不多。
再说了,要是证据没能弄到手,没能搞定那帮书呆子文臣,就算粮草兵马都备齐了,也没理由出兵呀,一万禁军又不是白锦城手下那仨瓜俩枣爱去哪儿去哪儿也没人管。
“这样吧,我先带我的人到襄阳打打前站,”
白锦城最终还是这样决定了,“反正他们那边儿人手少,我怕办事不方便。
反正大军到时候有薛酉带着,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等大军过去了我们再会合呗。”
三位大佬商量了一下,觉得他这个想法也不是没有道理,就都同意了。
由于事不宜迟的原因,过两天他就得动身了。
于是这天晚上白锦城又偷偷摸摸进了皇宫,才到赵祯寝宫门口,还没推门进去呢,就以他敏锐的耳力听到了屋子里赵祯对长生的吐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