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浩住在国子监里,屠夫子虽然有着身份上的便利,可也不能天天去探视,最多也就是十天半个月去看一回,平时父子女三人倒是书信往来不断,说的都是些家常话。
屠夫子收到信的时候,本以为今天的还是老样子,不是想念家里厨房做的点心,就是想到了个什么东西要找工匠去做。
结果今天这封信的内容竟然很正经,而且特别专业。
总结下来就几个问题。
番商在我大汉经商缴税了吗?
番商缴纳的税收和我大汉的商人是一样的吗?
番商不是我大汉子民,享受和我大汉子民同等待遇,是不是有点不太合理?
户部尚书屠大人觉得:“好像是有点不太对啊。”
他们大汉的人赚到了钱,依旧是花在大汉。
而番商从大汉人身上赚到了钱,虽然在大汉也花了一些,但是更多的必然是要待会他们自己的国家去的。
“商税在这方面还得仔细斟酌斟酌。”
第28章棉被
在大汉,尤其是在京城,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番商历来是被看做下等人的。
他们肮脏,有钱也没有品位,还喜欢附庸风雅却总是不伦不类,又经常对一些他们习以为常的事物大惊小怪。
诸如此类的行为,大汉人有个通俗易懂的称呼,叫蛮夷。
如今这些蛮夷享受和我大汉人同等的待遇,那当然是不合理的。
一般而言,要通过一项法令,那都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攻坚战。
一项新的法令,总是会在给一部分人带来好处的同时,损害另外一部分的的利益。
这中间自然需要各种博弈。
但是当屠夫子将适当提升番商经营税收的条款提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一致同意。
大汉朝的国库从来都没有充盈过,不然也不会在前几年因为国库空虚还逼死过一个户部尚书。
历任的户部尚书最多也就是做好节流,还经常需要拆了东墙补西墙。
如今的户部尚书倒是直接弄了一条来钱的路子。
虽然这条路子,一时半会儿的还看不出有多大的成效,可至少也是赚钱啊!
损失的只有番商们的利益,和他们有关系吗?一点关系都没有!
于是这条法令很快就被通过,并且执行了下去。
大汉的商税并不高,可以说特别低。
除了盐、茶等特殊物资之外,普通的商品税收仅仅只有一分到三分。
现在给番商提升税收,也没有像后世的进口税那样丧病,根据商品的不同,至多收到八分,还不到一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