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雅恍然:“啊,这样!”
肯特父子都很小心避免提到丽雅,父子俩之间总觉得有点别别扭扭。
张文雅也不好多嘴问“太太还回来吗”
,肯特先生不说,她就不多嘴乱问。
不过,丽雅不在家,就没人开车带她去买菜了,她只好自己每天去菜市场买菜。
*
邻居家也用着住家保姆,别说,安徽保姆确实不少,年龄不等,但普遍都不会英语,主人家里总要有一个会一点中文的,不然不好交流。
张文雅不爱出门,到肯特家两个月了,只认识左邻右舍的两个保姆,都是买菜的时候认识的,她俩天天早上约好一起去菜市场买菜,非得拉着张文雅一起。
她俩年纪稍大,都是30多岁了,一个姓郭,郭大姐;另一个姓林,林大姐。
郭大姐有三个女儿,老三是来上海超生的;林大姐一女一儿,得意的说这就是一个“好”
字,儿女双全,好!
郭大姐安徽人,林大姐江苏人。
郭大姐总想跟张文雅套近乎,问她哪里人——能听出来她是城里姑娘,因为说的普通话,家里几口人、父母何在、兄弟几人;林大姐总要怼郭大姐几句,说人家小姑娘家家的,你没事打听那么清楚做什么?给人家介绍男朋友吗?
张文雅一听“男朋友”
这个词,倒吸了一口冷气,连忙急中生智,说在家里有个男朋友,订婚了,就等着打几年工赚点钱回家结婚。
两个大姐的关系有点复杂,要说亲近吧,俩人经常互怼;要说疏远或者有仇吧,又经常结伴买菜,下午还能在小区的小公园里跟其他家的保姆们唠嗑,互相交流八卦。
这不,这几天郭大姐和林大姐总是想套话,问她肯特太太怎么不住在小区了,上哪儿了,是回美国了,还是跟肯特先生闹离婚了。
好嘛,这可真是彻底发挥长舌妇的特长,到处打听。
“我不知道啊,肯特先生没说。
应该回美国了吧。”
张文雅笑笑。
这天又在菜市场遇到她俩,眼看着是躲不过去的,算了,一问三不知吧。
“你哪能不知道呢?”
林大姐一撇嘴,“你也不留意一下,要是他家不用你解雇你了怎么办?”
张文雅适时的瞪大眼睛,“啊?怎么会呀?肯特先生又不会做饭,难道他们父子俩不用吃饭的?”
“在外面吃呗。”
郭大姐说:“你要提前准备,问问肯特先生。”
张文雅懵懂,“问什么?”
“问他是不是跟太太离婚了。”
郭大姐说。
“哎哟!
什么呀!
我听我们太太说,肯特太太有相好的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