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讶之,特至夹山。
见寺旁有石塔,复以屋,塔面大书’奉天玉和尚‘。
前有碑,乃其徒野拂文,载和尚不知谁氏子。
一老僧年七十余,尚能言夹山旧事,云和尚顺治初入寺,事律门,不言来自何处,其声似西人。
后数年复有一僧来,云是其徒,乃宗门,号野拂,江南人,事和尚甚谨。
和尚卒于康熙甲辰岁二月,约年七十。
临终,有遗言于野拂,彼时幼,不与闻。
寺尚藏有遗像,命取视之,则高颧深颐,鸱目蝎鼻,状貌狰狞,与《明史》所载正同。
自成僭号奉天倡义大元帅,后复自称新顺王。
其自称奉天玉和尚,盖自寓加点以讳之。
而野拂以宗门为律门弟子,事之甚谨,岂其旧日臣相与左右者与?《明史》于九宫山鉏死之自成,亦云:“我兵遣识者验其尸,朽莫辨。
’而老僧亲闻謦欬,其西音又足异也。”
所谓“西人”
“西音”
,指陕西人和陕西口音。
李自成是陕西米脂县人。
李自成瞎了一只眼睛,是在围攻开封时给陈永福射瞎的,本是一个极明显的特征,但那老僧描述奉天玉和尚时没有提及,似是一个重大疑点。
李自成在此之前,当被明兵逼得势穷力竭时,曾假死过一次,那是在崇祯十二年。
他幼时做过和尚。
阿英在剧本《李闯王》的考据中说:“……自成再过和尚生涯,也是‘驾轻就熟’的,何况‘成则为王,败则为僧’,是中国的老一套呢!”
在小说中加插一些历史背景,当然不必一切细节都完全符合史实,只要重大事件不违背就是了。
至于没有定论的历史事件,小说作者自然更可选择其中的一种说法来加以发挥。
但旧小说《吴三桂演义》和《铁冠图》叙述李自成故事,和众所公认的事实距离太远,以《铁冠图》中描写费宫娥所刺杀的闯军大将竟是李岩,未免自由得过了分。
《雪山飞狐》于一九五九年在报上发表后,没有出版过作者所认可的单行本。
坊间的单行本,据我所知,共有八种,有一册本、两册本、三册本、七册本之分,都是书商擅自翻印的。
总算承他们瞧得起,所以一直也未加理会。
只是书中错字很多,而翻印者强分章节,自撰回目,未必符合作者原意,有些版本所附的插图,也非作者所喜。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