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阿哥对自己的二哥审美观点很不认同,太子风流这个事情朝堂上下谁都知道,但是太子上有康熙庇护,下有索额图的扶持,自己这些弟弟们都是对太子敬而远之,自己虽然对太子很恭敬,但是在内心深处四阿哥有时候觉得太子就像是一个被惯坏的孩子,有点不成熟。
在自己皇阿玛面前四阿哥老是觉得自己和弟弟们还有大哥三哥都是被皇阿玛忽视的,只有太子才是真正被皇阿玛喜欢的儿子。
四阿哥内心深处甚至由一个声音希望新月和太子真的有点什么,叫太子难看一下。
不过四阿哥现在还没有正式站在夺嫡的舞台上,只是在内心深处有那么一点小小儿不公平。
其实皇家那里就真的能做到对每个孩子公平了?就是一般人家都做不到的。
“外面的事情你不要操心,太子就算疯了也不会找上门的。
额娘跟太后说了,很快的新月格格就会被接走的。
不管是再回到宫里还是怎么安排都和咱们没关系了。
新月格格在的这段时间你要辛苦了。
家里要是有什么急事,只管叫人找爷去,那个格格要是干对你不尊敬也不要想什么情面了,你也不要客气,犯不着忍气吞声的,只要不撕破脸皮就是了。”
四阿哥表示自己坚定的站在舒云身后当后卫的。
还算有点良心,舒云放心下来,看来四阿哥对新月没兴趣,自己放心了。
舒云对着四阿哥说:“多谢爷关心,这本事我分内的事情,劳累一点不算什么。”
四阿哥听着舒云客气但是带着感激的语气低声一笑,忽然一下将舒云拉进怀里,低声调笑着说:“这又不是当着别人的面,福晋不要如此客气,要感谢爷法子很简单,你只要乖乖的伺候爷高兴就是了。”
说着四阿哥翻身压上去,舒云本想着四阿哥应该没有心思拿着自己当狗咬胶了,可是还是被四阿哥给吃了。
第二天舒云压抑下来对四阿哥的鄙视,吩咐府里的事情。
李氏和宋氏见着危险没有了,都出来给舒云请安,顺便想看看这个神秘的格格。
正在舒云吩咐事情的事情,只听见外面的小丫头通报进来说:“格格来了。”
舒云脸色一阵难看,李氏和宋氏却是满是好奇的看着门口。
帘子一掀开,只见一个白衣飘飘肌肤如雪的女子扶着一个年纪不小的丫头进来,李氏和宋氏看见新月格格的时候完全不敢相信这个娇滴滴的格格就是端王爷的嫡出女儿。
李氏看着新月摇摇晃晃的进来,心里不屑的哼一声,没有裹脚就拧起来了,要是裹上脚还不成了一个标准的汉人女子。
宫里面太后和德妃这些嫔妃娘娘最不喜欢汉人女子了,怪不得被推出来!
宋氏是内务府的包衣出身,看见新月的样子也是不屑的。
“给福晋请安。”
新月格格弱柳扶风的舒云请安。
舒云一阵僵硬,看着新月的样子不是来自己家里做客的格格,恍惚之间好像四阿哥又多了一房侍妾!
“格格不用多礼,你是端亲王的嫡出女儿,身份尊贵,现在虽然是没有人家但是以后一定是一家主母,这样客气叫人不敢当。”
容嬷嬷因为在宫里的事情对新月很不满意,也不亲自上前搀扶新月了,一个小丫头上前扶着新月坐下来。
新月娇羞胆怯的看着舒云,舒云决定不给新月开口的机会,笑着说:“格格昨天休息还好?格格来的突然,本来那是给十四阿哥准备过来玩的时候休息的地方,别的地方没有仔细收拾,先委屈格格凑合一晚上。
今天已经特别收拾出来一个院子请格格搬过去。
就在后面花园,最是安静一个地方。
府里现在孩子都大了,整天疯跑连奶娘和嬷嬷都看不住,没得吵了格格休息。
再说规矩是一定要学的,等着格格规矩什么时候学好了,就该论亲事了。”
舒云看着新月脸上的表情。
新月事事小心,好像舒云和身边站的丫头和一边坐着的李氏和斜着坐在凳子上的宋氏都是坏人一样。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大唐天宝,顾青身着布衣从烟尘里走来,在长安皇城的大道上,看着鳞次栉比的华丽殿宇,一步,两步,步步生莲。他渐渐握住了这个强盛王朝的脉搏,也看到了饱受挫折打击的李隆基那张灰败阴暗...
激萌的萝莉,热血的少年,为打破次元壁一往无前...
穿越到另一个平行空间的地球,这里和原来的世界历史完全一样,只是11年前,科学家做实验打开虫洞后,引发了一系列的变故,地球充满了一种叫灵能的能量,全部生物都进化了,而且地球上随机会出现未知的空间虫洞。沈...
吴知蓝是一个坚持着两个信条的人。第一,她决不借钱给他人第二,第二,她坚决不给别人恋爱建议。因为,在大学时期,她却被卷入了一个朋友的恋爱故事,最终失去了朋友和平静的日常生活。有一天清晨醒来,吴知蓝惊讶地发现人们的头顶上浮着恋爱窗口栏口。这个窗口显示了男人们对她的好感,并且某些男人开始与她产生了暧昧的关系!于是,她需要在这些男人中选择一个。但是,令她震惊的是,在三个男人的恋爱窗口栏口中,她居然是!她感到难以置信,却也流露出一丝期待。是成为总裁和富二代的恋人?还是与发小明星陷入热恋?吴知蓝陷入了选...
曾经,你们毁了我的人生。现在,我回来了洗干净脖子,等我喂,那个谁,我不需要帮手,麻烦你离我远点儿行吗...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只要是我塑造的女主角,总有一天都会从小说中来到现实世界,这也是我小说总是没法继续写下去的原因。李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