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氏坐进铺了蚕丝褥子的竹躺椅里,亦珍恭恭敬敬说一声:“母亲,女儿都准备好了。”
“那便开始罢。”
曹氏声音不高。
汤妈妈自觉地退出厨房,守在后院门口,坐在小杌子上头,专心纳起鞋底来。
厨房里,曹氏指点亦珍:“……取麦粉五十钱,猪油十五钱,霜糖十二钱,凉开水一盏……”
“是。”
亦珍按曹氏说的分量,用小小的戥秤一一取了原料,分别盛在粗瓷碟里。
曹氏等亦珍取好了原料,这才继续慢慢道:“先取一半的麦粉,连同一半猪油,均匀揉在一处,制得酥面备用……再取剩下的麦粉与猪油,拿手一点点地搓开,并倒入冷水和成硬面团儿,来回反复摔得柔软了,擀成薄薄的面皮儿待用……”
亦珍一便依母亲教的方法揉面团子,一边问:“娘,这样可对?”
曹氏细细地纠正,“光靠手上的力气是揉不开的,要用腕子上的力气……对,就是这样,要使巧劲,而不是蛮力。”
亦珍嘟嘴,“女儿才没有使蛮力呢。”
曹氏听见女儿嘟囔,不由得微笑起来。
“酥面儿与面皮儿可都做得了?”
亦珍遂将自己揉好的酥面儿与面皮儿一一呈给母亲看,曹氏点点头,“这便行了。
接下去,将酥面团搓成细长条儿,揪成十个大小相当的剂子,面皮儿也切成十份儿。”
这一步亦珍做得极顺手,不消一会儿便完成了。
“珍儿真厉害。”
曹氏称赞道。
“我是娘的女儿嘛!”
亦珍笑言。
“接下来这一步至关紧要。”
曹氏叮嘱女儿,“将酥面剂子包入面皮儿中,逐个用擀面杖擀成一尺来长,一掌来宽的薄面片儿……擀得愈薄愈好……最后拿刀将面片顺长剖成两半,面上均匀抹上油,盘卷成圆形,便可讲露出酥面儿的一端翻出,下温油锅炸成金黄色,捞出来撒上霜糖……”
只这一步,亦珍做得有些手忙脚乱,灶膛里的柴火不是太旺,将酥饼炸得焦了,便是灶门堵得太严,炉火熄了,油温不够,未能将千层酥炸起来,仍是一团面疙瘩。
“是不是觉得,同蒸松糕相比,这千层酥更难?”
曹氏轻声问女儿。
亦珍点点头,抬手用袖笼擦了擦额角的汗。
“娘当年跟你太外祖母学做千层酥,足足学了一旬之久,才做得了让她老人家认可的千层酥饼来。”
曹氏安慰亦珍,“你这次刚学,能做得这样,已实属不易。”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