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梅子果然要到签名,献宝一样,捧给远之看。
小武瞥一眼梅子欢喜得冒泡的表情,慢悠悠到后巷抽烟去了。
“远之姐,我们应该把这个签名装裱在镜框里,挂在墙上。”
梅子幻想美好远景,“以后我们粥记出名,有大把明星过来吃饭,每一个都请他签名,统统都挂在墙上,那场面,哗……”
远之笑起来,打断她幻想,“明星们很少在金融区出入,他们更中意新天地田子坊骧阳路。”
梅子垮下肩膀。
好象的确是这样的。
到吃晚饭时间,有食客在用餐间隙,抬头瞥一眼粥记店堂里的挂壁电视,忽然发现新大.陆。
“老板娘,这不是粥记么?”
顿时一众食客齐刷刷抬起头来。
“果然是粥记!”
“哎呀我今天中午没来,正好错过。”
“老板娘很上镜啊!”
“我们粥记名气已经这样响了啊……”
“老板娘,粥记出名以后,不会涨价罢?”
“合理涨价可以接受,但是质量不能下降哦。”
一众平时在办公室里正经八百的金融菁英,这时候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再平和没有。
远之微笑,在人声鼎沸的店堂里,倏忽心情宁静致远。
有美食节目,在电视里免费为粥记做广告,原本只在金融区颇有盛誉的粥记,瞬间名声在外。
许多食客特地在周末,赶到粥记来用餐。
粥记的生意好了不只十几二十个百分点,连隔壁奶茶铺的老板,见到远之,都要笑眯眯同远之打招呼,“老板娘,托你们粥记的福,我们奶茶铺的生意都兴隆很多啊!”
自然也有眼红粥记生意好,连夜改头换面,重做招牌,变成老广东靓粥馆,与粥记打擂台,抢客源的。
梅子见客人被分流,气得跺脚,“怎么有这么不要面孔的人啊?!”
恰好被小武听见,淡淡说,“有比较,才有鉴别。
一碗粥,好喝不好喝,不必自我吹嘘,挂一个老广东的牌子。
我们足斤足两,真材实料,用心烹饪,自然有回头客。”
说罢,搬一筐新送来的小黄瓜,进厨房腌青瓜去了。
梅子被小武震慑,心中嘀咕:我只是气不过,发发牢骚而已啊。
远之的注意力,却不在这些事上。
随着粥记在电视节目中出镜,倍受食客好评,店里生意便日渐火爆,远之开始感到力不从心。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