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六千!”
卞师傅得意地说。
卞容大走不出他的来历之路了。
从父亲到儿子,是一条狭窄的血缘甬道。
在卞师傅看来,他的儿子本来还应该是乡下人的,是他改变了儿子的成分,而儿子,就应该深深懂得继续奋斗和回报父亲。
卞师傅出生在湖北黄坡的一个小乡村,他从小就显露出了一种过人的天分,那就是精于计算。
农闲的时候,卞师傅常常跟着父亲外出卖小鱼小虾,只要他父亲一报出斤两,卞师傅紧接着就可以报出价钱。
由于有这么一个灵敏准确的活算盘,大字不识的父亲便勇敢地走出了乡下,把鱼虾卖到了武汉市。
有一日,卞家父子满满的一担鱼虾,被一家新华书店的采购员全部购买了,因为他们单位要加餐,卞家父子,跟着采购员,将一担鱼虾直接挑进了新华书店的食堂。
采购员并没有立刻付钱,说是现在太忙了,等会给你们钱,放心吧!
采购员诚恳又和善地要他们爷俩去逛逛大街,下午再来取钱就是了。
国家的单位,不会吃东西不给钱的。
生意做得这么利索爽快,卞家父子都高兴,他们就真的去逛大街了。
结果高兴得过头,逛得晚了,下午回来的时候,书店下班关门了。
第二天早上,采购员没有再来上班,他死了。
据说采购员抢道过铁路,被火车撞了,当场死亡。
由于鱼虾已经被吃掉,没有人相信卞师傅报出的价钱,一个十五岁的乡下孩子,谁肯相信?卞师傅的父亲无奈地哭了,拉起儿子,准备回家。
卞师傅甩掉了父亲的手,他告诉父亲:他不走了!
父亲可以先回家报信,但是卞师傅就决心赖在新华书店不走了!
采购员不是信誓旦旦地说:国家的单位,共产党的天下,不会吃东西不给钱的吗?
卞师傅留在了书店里。
他不哭,不闹,不搞破坏,就是呆在书店里。
书店下班关门,他就抱着桌子腿不走。
好几个售货员上来,抱的抱,搂的搂,把卞师傅的手掰开,迅速地将他抬出大门。
然而第二天一大早,卞师傅还是来到了书店。
在许多天里,被饥饿折磨得日渐消瘦的卞师傅只说两个字:“给钱!”
同时,卞师傅开始小心翼翼地用鸡毛掸子为书店做清洁。
有一次,遇上了一笔大量购书的买卖,女售货员的珠算一再出错,忽然,卞师傅报出了准确的价格。
卞师傅的神速计算天赋,在新华书店,被售货员们奔走相告,经过一再重复的试验之后,卞师傅获得了售货员们的喜爱。
尤其是女售货员,对卞师傅大动恻隐之心,她们把他带到浴池去洗澡,理发,吃牛肉米粉,给他穿上了干净的旧衣服。
当卞师傅从女售货员们的母爱之手中挣脱出来的时候,人们发现,卞师傅原来是一个眉清目秀,憨厚老实的少年。
卞师傅的父亲,再见儿子的时候,好久都不敢上去相认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