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父亲北伐后有所僵化。
但是我登基以后,边境上北方人还是秋毫无犯。
只是两国之间的贸易中断了。
夏末之际,北朝派来了使者,要求恢复我祖父时代的南北君王会。
为了表示诚意,会晤的城市由我方选择,地点在我方的边境。
那位和我并列中国的君王托使者传话说,他敬重相王的人品,因此并不担心自己的安危。
朝臣议论纷纷,但是最终,王览和我决定启程。
地点选在山东的泉城:济南。
王览说:“外交这回事。
如果没有绝对的把握打败对方,只有以尽量友好的姿态保持和平。
大国与大国之间,风度尤其重要。
目前南北和平共立,是最好的选择。”
北方人迫切的需要南方的茶叶,盐,丝织品。
我们也想要北方的马匹,毛皮。
没有最高统治者的会谈,南北互市根本无法进行。
我成为皇帝以来,从来没有和览一起出过江浙以外。
因此,一路上我格外兴奋,指点着窗外的风景,和小鸟一样叽叽喳喳。
王览少年时候到过山东,他把风俗典故娓娓道来,听得我更是高兴。
坐车累了,我就靠在他的肩膀上小憩。
他利用这个时间,用空着的一只手翻看奏章。
我发觉,没有好气的说他:“不累?”
他总是笑着说:“习惯了。”
皇帝巡视,仪仗盛大。
我们的队伍,往往要花上大半天时间才可以通过一道关口。
地方官员为表忠心,精心准备。
事先许多人为了贡献礼品绞尽脑汁,但王览和我却下令,只接受笔墨纸砚而已。
那些人真是白费了力气。
十四天后,我第一次见到了大海。
我们的行宫,就在大海的旁边。
有一座高台,可以眺望整个海景。
一到那儿,顾不得洗去尘土,我一口气跑上百来级石阶。
把随从们远远抛在后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