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背出了,小姐……”
舒浅想着这些字连带意思背还要一段时间,识字的人都不多,又多是老弱病残的,背书肯定一两天完不成。
她带着点不确信挠了挠脑袋:“你们每个人都背出了,我就当教主?”
毕山狠狠心一咬牙:“小姐一言为定。”
舒浅点了点头。
毕山得了话,撒腿就往外跑,恨不得现在就能够将所有人汇集起来,立即背了这二十四个字。
乔曼快速说了两声:“我会送信给二当家,大家很快就会背的。
小姐好好休息,有事门口喊一句就是。”
说完她也匆忙离开了。
等这两人出了屋子,关上了门,舒浅还恍惚听到了乔曼喊了一句:“你自个还没背出跑什么呢?”
她了然笑了笑:看着字少,背起来还要明白什么意思可不是个容易事。
这屋子里有个小巧的书柜,柜子里放了几本书。
舒浅走过去抽了一本出来,看了眼书名。
她颇为意外。
这是一本县志。
她取出了县志,又慢吞吞走向了那墙面的地图,在图上搜寻了起了崇明山的位置。
崇明山并不难找。
它不是一座高山,也不是一座险山,普普通通,可还是被标在了这墙上沿海地图上。
崇明山位于瀛洲的一个小县城中。
地处长江以南,算是江南位置,和她当年所生活的地方相差并不算远,不过气候更湿润些。
沿海的地方,盐、糖、粮食,什么都好产出,只要国家安定,风调雨顺一些,这日子难过不到哪儿去。
江南若非遇到天灾人祸,从来都是一个好地方。
她将那破厚实的县志拿到了面前,默不作声回到床边,从前头开始翻看。
这县志编写的日子是从这朝代开国之日始写起,大多数年份内容都极为精简。
就如她所言,开国元年那时,这县里头种稻的良田还没几亩,而区区四年之后,良田数量成了开国元年的七十倍。
不是一两倍,是七十倍。
再后来有遇到过几年水灾,几年虫灾,还有遇到过小“起义”
。
而这个国家至今都不曾被推翻过,无论是皇家哪一位尊贵人儿过世了,这上面也会记上几个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