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萧停柩城外,独自进城向郭守敬告辞。
郭守敬问明缘由,惊叹不已,想他空负奇才却无法用世,心中无限遗憾,本想送他出城,梁萧婉辞谢绝。
郭守敬无奈唤来酒水,两人对饮三杯,挥泪而别。
九如师徒、花晓霜三人陪梁萧扶柩南归,沿途只见兵马络绎不绝向北开发,士卒面容愁苦,说话却是江南口音。
略一打听,才知忽必烈颁下圣旨在江南征兵,讨伐高丽、日本。
梁萧沉思一下不由叹道:“九如大师,你见识卓越,梁萧有不明之处,尚请指点迷津。”
九如道:“但说无妨。”
梁萧道:“敢问天地之间为何会有战争?”
九如笑道:“这个么?但凡人有善恶之心,无餍之欲,便不免有战争。”
梁萧皱眉道:“什么叫善恶之心,无餍之欲?”
九如道:“自古征伐,不外有道伐无道,无道伐有道。
所谓有道无道,那便是善恶之心;两国交锋,斗来斗去,终不离攻城略地、夺人子女,便如始皇帝、汉武帝,乃至近代的成吉思汗,个个都是征讨不休,永无餍足,这就是无餍之欲了。”
梁萧沉吟道:“若能破除善恶之心,摒绝无餍之欲,那便天下太平、永无战争了么?”
九如摇头叹道:“当年如来执无法之相,欲破众生痴顽,但辛苦一生终归入灭于娑罗双树之间。
其后千载以降,众生痴者仍痴,顽者仍顽,战无休止,祸乱丛生。
以如来之摩诃般若,无量慈悲也难化解世间的戾气凶心,又何况他人呢?”
梁萧苦笑道:“佛祖都没有法子,看起来天底下终归免不得战争了!”
九如目光扫过道上兵马,笑道:“佛法为修身之理绝非济世之道,是以统统都是放屁罢了!
小子,我跟你说,与其探究什么道理莫如率性而为,世上可怜人多得很,瞧不过的便救他一救,又何必问什么道理?”
梁萧忍不住道:“小子真不明白,大师既不将佛法放在眼里,为何又以和尚自居?”
九如笑道:“你瞧过乌龟壳么?你说人钻进到壳子厉害还是跑到壳子外面的厉害。”
梁萧迟疑半晌,方道:“这个似乎并无定准,要看乌龟壳有多大了,若是够大,人钻进去怕是更要难些。”
九如哈哈一笑,摆手道:“小子太笨。
不论龟壳大小,只能进的不算厉害,只能出的也不算厉害,须得能进能出,以无观有,以有观无才是真正的厉害。
这个乌龟壳子么,那便是佛法了!”
梁萧皱眉想了一会儿,点头说:“以无观有,以有观无,这能否解作以死观生,以生观死呢?”
九如捋须笑道:“解得妙,正所谓生死互见,生死如一。”
梁萧恍然明白,九如这是借题开导自己,让自己不要太过沉浸于丧母之痛,当下心中感激,抱拳道:“大师言如金玉,梁萧受教了。”
九如冷笑道:“受教什么?道理自在人心,和尚不过白做个向导,引它出来。”
梁萧点头称是。
如此这般,老少二人高谈快论,排遣路途寂寞。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