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不到回应,康友谅独角戏也唱得无趣,只好悻悻然地咕哝一声。
“真无趣。”
通完电话后,蒋生很有礼貌地响应一句。
“多谢赞美。”
康友谅被噎了下,翻了个白眼,心中腹诽冷面特助真不好玩,不知道哪天才能看到这张脸出现惊慌失措的表情?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一定非常有趣。
两分钟后,车子抵达尔雅美术馆大门前,尔雅美术馆馆长早已带了几个人站在门口恭候大驾。
身为尔雅美术馆文物保存的幕后最大资助者,康友谅不过才抱着木盒走下车,就立刻受到热情招待,不只馆长、副馆长亲自上前招呼,还有一行人跟在后头弯腰鞭躬。
“康经理、蒋特助您们终于来了,敝馆已经备好茶点,请进来休息一会儿。”
馆长态度热情,脸上的笑容比太阳还要灿烂。
“不用麻烦了,我今天来只是想委托一件瓷盘修复,详细内容蒋特助已经和贵馆联系过,这件瓷盘是我康家的传家之宝,盘上是一位祖先的画像,对康家非常重要,可惜上个月却意外受到碰撞裂了几道缝,我想知道贵馆能不能帮忙修复?”
康友谅直接进入主题。
“这恐怕必须经过专业修复师以及仪器的鉴定。”
馆长非常知趣,眼看康友谅懒得花时间应酬,也就从善如流接着道:“要不我先带您到修复室参观?顺道将传家宝交给修复师鉴定?”
“也好。”
康友谅微笑点头。
“那木盒……”
副馆长在一旁看着他手中的木盒。
“我自己拿就行了。”
康友谅不假他人之手,而是领着蒋生跟上馆长的脚步,通过员工的专用廊道前往修复室。
一路上副馆长负责和蒋生讲解尔雅美术馆的内部构造,馆长则负责和康友谅攀谈,其它几个则默默走在后头,等需要的时候再上前回话。
蒋生是个沉默的人,一路上没说几句话,倒是康友谅主动开了话题。
“对了,新的修复室筹备得如何?”
闻言,馆长精神抖擞地回答,“托贵公司大力赞助,今年年底就可以正式启用了,如今不少设备工具都已陆续搬进去,但目前修复工作依旧在原来的地方进行,所以待会儿恐怕要请康经理和蒋特助跑两个地方,先把瓷盘交给修复师鉴定,再带你们到新修复室参观,不知您意下如何?”
人家一捐就是两千万,不让人家看看砸钱成果实在说不过去。
“也好。”
康友谅满意点头。
因为上一代馆长是康家故友,所以父亲创设的康玺医美生技公司一直资助尔雅美术馆的各项发展,就算馆长不开口,他也会代替父亲跑这一趟。
谈话间,一行人抵达了原修复室的门外。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