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小说

第38章(第2页)

世界排名前50的运动员,顾一铭几乎全在比赛或录像中见过。

松田智之是位现年45岁的老将,从25岁才开始学习射击,27岁参加比赛,可谓大器晚成。

他是10米气手枪项目的现任世界第一。

还剩最后一轮的两枪,顾一铭总环数220.8,松田总环数222.3,相差1.5环。

又一个“gap”

世界第一并不意味着松田能在每一站杯赛都拿冠军,却意味着有分差的情况下谁都不该指望他犯错。

顾一铭必须打得非常、非常好。

顾一铭的第一枪很慢。

他第一次举枪时,瞄准了很久,心里却一直在抗拒扣下扳机。

这是他的直觉在告诉他姿态不对。

顾一铭本该全神贯注,却听到了隔壁枪台的击发,于是明白自己还是受了影响。

压力已经背在他双肩上,假装它不存在只是掩耳盗铃。

他果断放弃了这一次击发,开始调整姿态:从脚,到腿,到腰,到肩,到颈,到持枪的右臂,到发力的右腕,到握枪的右手,到竖直放置在扳机外的食指。

气步枪界的知名文青,天才选手Y曾经有过一个理论,他认为竞技射击运动员是在驾驭枪,而不是被枪使用。

运动员不是枪托、枪架——不是枪的一部分。

本着这个原则,他在比赛规则允许范围内对他的枪做了很多魔改。

但这便宜仅属于能自由调整配重的气步枪。

在气手枪,你的枪是Morini,你就是Morini;你的枪是Steyr,你就是Steyr。

准度、扳机重量、枪体重量,这些可选范围都限于出厂设定,能定制的仅仅是一个曲线合适的握把。

除此之外,在杯赛里,10米气手枪的靶位高度是固定的1.4米。

气手枪的后坐力对同一支枪是固定的,弹道弧度对相同场地和相同室温对流条件也是固定的。

射击比赛如此死板,唯一的变数是人,是观众和运动员。

除了国际射联的规则,没有人能操纵观众,那么顾一铭能调整的只有他自己。

和枪在一起,他可以那么强大,可到头来他能依靠的,也只有自己。

还剩34秒。

顾一铭并不急于举枪。

他宁心静气站在原地,低头看自己的枪。

有些运动员在击发结束的比赛间隙会去看靶位,作为调整情绪的手段,顾一铭一般是看枪。

这是刚开始练射击时养成的习惯,他好像回到了小时候,在湖州的射击馆,墙上挂着一张不知道谁打印的《射之道》。

“有欲之射,必成滥射。

无欲之射,方成精射。”

少体校的射击队教练是省队退役的运动员,年纪不大,说话很有意思。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