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夫把李文芳送到了使馆区的一条中心商业街,李文芳站在街中心的十字路口,看着四周的建筑,以为自己来到了异国他乡,建筑物明显是异域风格,跟京城本地人的建筑样式完全两样,就好像前世家乡的一条满是殖民时期老建筑的街道,特有时空穿越的感觉。
好吧,她来到这个世界本身就是穿越,但这种感觉没变,而且更加强烈了,甚至有那么点让人哭笑不得。
街上人来人往,有本地人也有外国人,李文芳漫步在这中心商业街上,店铺的门脸都小小的,异域的建筑风格异域的装饰风格,店老板都是头发五颜六色穿着奇装异服的外国人,倒是帮忙的店伙计有本地人。
李文芳看了几家杂货店,居然从其中一间店里找到了一台黄铜发条钟,很小,就像老式的双锤闹钟那般大,天天要上发条,不然就要停摆,十二个数字是她不认识的外国数字。
店老板见李文芳有兴趣,走过来推销,但开价很贵,除了机械加工和钟表设计的硬件技术以外,钟盘是用一块全透明的水晶打磨而成,要找这么大块水晶就不容易,贵也有贵的道理。
李文芳摸摸身上带钱了,她就开始挑剔起来了,机械钟表的那点皮毛知识她还是有的,她家里曾经就有过一台老式座钟,她还给齿轮上过油呢,每隔半个月上一次发条也是她来干。
李文芳打开钟的后盖检查里面的齿轮等元器件,店老板一看来的是个识货的行家,不说肃然起敬,可也不敢小瞧了,殷勤地推销着自己的这个钟有多么多么好,每到整点会报时,用的都是什么材料,多少年经验的老钟表匠亲手打造等巴啦巴啦的。
李文芳根本没搭理店老板在说什么,她自顾自地检查完了,觉得还行,做工挺好的,就是天天要上发条有些烦人,不过看在是个机械钟的面上,她决定忍了。
几番讨价还价,终于达成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李文芳从怀里掏出一沓银票,数了几张给老板,老板找回几两碎银,又拿个硬纸盒子小心地将那钟包上系上绳子交给了李文芳。
李文芳提着她新买的钟,又逛到了点心店里,一推门进去,空气里弥漫着熟悉但久违的甜腻腻的奶香气,西式点心的气味看来在哪个世界都一样。
李文芳挑了半天,几乎把店里出售的所有种类的蛋糕和饼干各买了一堆,分装到很多个盒子里,店伙计帮她捆成了一大包,并到街上拦了一辆出租马车让她好直接回家。
从东北二环到西二环,要穿越整个皇城,车夫驾着车滴笃滴笃穿街走巷地走了小半个时辰,才终于在兵部尚书府的东边门外停下。
边门上的大叔们帮李文芳提下东西,李文芳付清车钱,抽了一盒饼干送给大叔们,互相寒暄了几句,李文芳跨进门去。
先径直回到中院,丫头婆子们见她回来,双手提满了东西,都围上来帮她拿。
李文芳到别人屋里蹭了杯热茶,洗了把热水脸,转身拿上两盒饼干一盒蛋糕就奔了上房去见夫人。
跨进厅堂时,把一盒饼干塞给了春蕊,让她们八个女孩子一起吃,然后来到暖阁给夫人请安,送上两盒点心,坐了坐,讲了些今日与亲戚们见面的经过就退下了。
出来后,李文芳又继续拿上几盒点心,分别送到东西两院给老太爷老太太和少爷少奶奶孙少爷,当然,他们的下人也各有一盒饼干。
接着,李文芳又拿了三盒饼干分别送给书房的小厮们、管家梁一夏和厨房的厨娘们。
回到院里,李文芳将剩下的饼干分给了婆子和丫头们,然后她匆忙取下身上的首饰,换了身低调的衣服,又匆匆出府去接男孩子们放学,顺便又送了夫子师母两盒点心。
返回尚书府,才换回一等丫头的衣服,前面传信梁大人回府,李文芳小跑着马上就位,满面喜气笑眯眯地迎着梁俭德送他过穿堂。
梁俭德看了李文芳一眼,发现她的精气神跟昨天以前有很大变化,而且他已经知道了失踪已久的李仲二女儿重新出现的消息,猜想是这件好事彻底拯救了李文芳的缘故,他笑了笑,步下穿堂那面的台阶,穿过院子往上房行去。
李文芳目送梁俭德进了房门,她转身跑回房间,拿上最后几盒点心又奔了前院,直接来到卫兵们居住的小院子,她把点心送给了程世安和他的卫兵们。
卫兵们从来不会客气,何况他们一同陪梁大人出差的时候,就已经混得很熟了,对熟人更不需要讲客气,只道声谢,那几盒点心就被馋嘴的卫兵们顷刻间瓜分一空,好在他们还知道留一盒给他们敬爱的卫队长。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