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阳出去跑完了本市的那个工厂的调查,谭帅也联系好了要往南拉的货物,初十的时候,刘凯和海城的司机师傅们坐火车到了,因为车多,这回多了几张陌生的面孔。
离开学的日子还有段时间,黎阳坐着卡车跟他们去厂子里装货,最主要的是跟谭帅多交代几句运输安全方面的事情。
工厂在盈利扩张后,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管理混乱,谭帅现在手里的车多了很多,不可能再像他和刘凯一起轮换开车的时候了,他不能一直盯着,无法面面俱到,就得需要一定的规章,要不生产容易乱套,而司机则面临的是生命危险。
黎阳看了很多报纸,根据报纸上登载的各种交通事故,他总结出来几点,卡车要定期检查维护,不能随意超载,每个司机不能连续开车超过四个小时,开车不能沾酒,一点都不行。
他只是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剩下的谭帅再补充。
这几年开车挣钱,很多人拼了命的改装车,拼了命的拉货,确实大把的钱到手,但是隐患太多了,听着都骇人,并不是长久之计,与其出了事故再哭天抢地,还是防患于未然更好。
刘凯攀着黎阳的肩膀,“一直这样咱们得少挣多少钱。”
“这是为自己的生命负责。”
黎阳十分严肃的道。
谭帅点点头,他一首肯,其他人都得必须往心里去。
货物装好之后,谭帅他们就要出发了,黎阳站在雪地上,看着深深的车辙,在心里默默的祝福他们一路顺风。
谭帅他们走了以后,黎阳也坐上了火车,去另外两个工厂。
刚过正月十五,涂林和向宇回学校了,涂林这个本市的土著带来了家里刚炸好的元宵,特意让黎阳他们尝尝家的味道。
朝鲜族的向宇也从家里带来了年糕和酱汤。
黎阳四个人吃的热泪盈眶,万分感谢。
当然,他们两个也尝到了两桶冰淇淋,好吃是好吃,就是不能多吃,牙受不了。
舍友对冰淇淋感兴趣,黎阳就说了他在海城卖冰淇淋的事情,其他五个人倒是没见过冰淇淋机,但是听说这东西这么挣钱,大白天的,一个个眼睛冒绿光。
包括黎阳在内,宿舍的几个人家境都不是特别宽裕的,涂林最好,家里都是教书的,但是他爸妈的工资还不够贴补学生的,他靠着爷爷奶奶的退休金,现在就是保证能吃饱穿暖,再多就没了。
被他们催促着,黎阳又说出了自己卖红薯和卖冰棍的经历,五个人脸上的表情变化莫测,“你谭哥确实很厉害。”
“人还长的好。”
郑清源道:“前阵子,连学姐都问我,是不是咱们宿舍来了新同学。”
黎阳含蓄的客气着,心里想,我谭哥现在的资产和负债也是很厉害的。
“咱们也都成年了,不能再靠家里了,暑假找点事情做吧。”
“不用等到暑假,周六周日就行,可以去当家教。”
李奇伟道。
“不行,周六周日还要看书,我下个学期也想多报几门……”
“要是没有学年限制,我恨不得每个学期都报考十五门,早点毕业。”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全校学生都想早点考完早点拿到毕业证书呢。
黎阳的学校之前的毕业生,很多很多都分配到了国企、重要集团和七机部,相当于毕业就有了结实的铁饭碗,多少人都想着早点能捧到。
挣钱虽然很诱人,但是学习更重要,所以几个人的热情慢慢冷却了下来,郑重的端起了课本。
涂林却把黎阳拉到了外面,仔细问起了他在海城的事情。
“B市以南的地方经济更活跃啊。”
涂林感叹道:“可惜没有早点去看看。”
“以后有的是机会。”
黎阳道。
“你也是苦尽甘来。”
涂林抓着黎阳的胳膊摇了摇,“哥哥以后有了挣钱的机会一定拉上你。”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