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概只是用于闲散的书阁,架上放的大都是普通的经史子集和一些杂书,都是寻常的版本,并没有什么珍本孤本。
他看了一会儿,随手抽出一本山川游记,坐到椅子上看起来。
窗外风景很美,湖水在阳光下犹如碧绿的翡翠,有节奏地拍打着堤岸,湖边的一排杨柳在微风中轻摇着浓绿的枝条,到处是盛放的鲜花,有艾草菖蒲的气息轻轻地飘进房中,渲染出一种奇异的宁静氛围。
安七变博览群书,又过目不忘,手中的游记早已翻过一遍,并无特别出彩之处,他只翻了两页,便觉索然无味。
将书合起,放到桌上,他抬眼看向外面的景色。
如此美景,让他诗兴大发,却并没有拿笔写下,只在心中反复推敲,自得其乐。
正悠然自得,沿着湖岸忽然走来一行人,当先一人身着杏黄色衣裙,头上的凤簪特别醒目,后面跟着几个丫鬟婆子,瞧着也各有气派,显然身份不一般。
他并不是轻狂的书生,因而立刻低头垂目,非礼勿视。
那女子正是无双。
她带着赵妈妈和乌兰珠兰宝音哈沁四个大丫鬟,从西路花园过来,径直走向这个东路花园中的书阁。
守在门口的小厮吓了一跳,连忙抢上前去,跪下行礼:“拜见王妃娘娘。”
“起来吧。”
无双轻言细语地道,“这孩子是个知礼的,乌兰,好好赏他。”
乌兰连忙把这个十一二岁的小厮拉到一旁,给了他一个装着二两小银蝎子的荷包。
那小厮甚是机灵,立刻对她说:“姐姐放心,我什么都没看到。”
乌兰笑道:“嗯,你好好侍候着,以后自有大出息。
对了,你叫什么名儿?”
小厮向她连连作揖:“多谢姐姐提携,小子名叫侍墨。”
“好,我记下了。”
乌兰轻轻拍了拍他的肩,“你稍稍站出去些,若是两边有人来了,就过来说一声。”
“是。”
他立刻跑出去,躲在花丛后面,认真地打量着左右两边的情形。
乌兰也没进屋,只是守在门口,脸上看着没啥表情,实则非常警觉。
无双走进房间,看见坐在那里的布衣男子垂着头,看不清面容,便轻声说:“请问可是安公子?”
安七变实在没想到会有王妃到这里来,一时有些不知该如何应对。
他对那些权贵可以不假辞色,可对女眷却一向温文守礼,这时只怔了一下,便起身抱拳,躬身一礼:“正是安某人,见过王妃。”
他始终不肯抬头,无双看不到他的相貌,面前这人却给了她一种很亲切的感觉。
在短短的一瞬间,她想起了有关安七变的那些经历,想起了母妃从来不谈论自己的娘家,甚至连她的汉姓都不肯提起,以前她只看到母妃的从容不迫胸有成竹,却从来没有想过,母亲是否有过不幸的童年时光?她是怎么从江南到塞外?又是怎么会嫁给她的父亲?她是否想念亲人和故乡?是否期盼过自己的家人仍然活在世上?
想着想着,她的眼中泛起了泪光,声音有些哽咽:“安公子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我母妃从没说过她是哪里人姓什么我只知道她有个小名叫果果安公子”
她的话还没说完,安七变猛地抬起头来,震惊地看向她。
按照无双母妃的年龄推算,安七变现在应该已经年过不惑,可他看上去顶多三十上下,虽然孤苦飘荡半辈子,可脸上却没风霜,眼底也无沧桑,一派风轻云淡的名士风范。
无双长得像父亲,她大哥却酷肖母亲,此时看去,这位安公子与神鹰汗国的左贤王竟像是嫡亲的兄弟,要说他们不是一家人,大概有九成的人都不会相信。
安七变很激动,自他与家族决裂,与生父与嫡母反目后,就心如槁木死灰,唯一能让他坚持着活下来,走遍大江南北的动力就是找到失踪的亲妹妹,可是二十年来却杳无音信。
他从不敢多想,可也隐隐认定,妹妹多半已经不在人世。
难过之余,他只能放浪形骸,寄情山水,混迹风尘,对权贵横眉冷对,不惧生死,孰料竟是因而挣得一个“布衣王侯”
的好名声,走到哪里都让人敬着,却并不能让他感到快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