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小说

第九十七章 捉生(第3页)

在离河数百米外的一个山坡上。

正有一座破败的山神庙,庙内的神像斑驳零落,早分不清他们原来的颜色。

在这庙内以及周边高地上,此时正小心翼翼潜伏着一小队来自舜乡堡的夜不收哨探。

从这里看下去,洋河两边的动静,一举一动,皆是落入眼中。

“看来情形不妙,又有一牛录的鞋子渡过河来,再过几日,就是我们舜乡堡,也会有奴骑骚扰了。”

说话的是一个满腮虬髯的大汉,他身材魁梧,身上披着皮甲,腰间挂着一个红色腰牌,却是舜乡军中上等下则技艺的军士。

手上拿着一根枪棍,身后还插着两根标枪。

这夜不收叫温达兴,原是舜乡堡管队官温方亮队中的家丁,同时也是夜不收出身,因身手好,便选入弗朝新建的骑兵队中。

听说在崇祯七年时,温达兴也斩过一今后金马甲的人头,还将头皮录了下来,甚是冷酷。

他看了旁边一人一眼,低声道:“谢头,这两日我们也哨探得差不多。

该是回堡了,眼下勒子哨探越来越多,如果遇上了大股的教子兵,我们这小队人,怕是不够他们塞牙缝。”

他身子低趴着,还刻意压低声音。

怕是会惊着河那边的清兵一样。

在庙前一个大石后,谢一科正不住对着山下探头探脑,他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说道:“再等一会,看清楚过河的轻子有多少人。”

他对身旁一人低声道:“书生,你都记清了吧?”

旁边一人沉声道:“谢头放心,这几日所探贼奴旗号,人数,器械装备小人都记得一清二楚。”

说话的是一个叫黄国库的夜不收。

年在二十五、六,人长得高瘦,相貌英俊,举止沉稳。

崇祯八年时。

黄国痒投靠了当时还是靖边堡屯长的王斗,崇祯九年时,王斗组建骑兵队。

黄国痒被选入,他擅用手统。

还擅用马刀,不过在队中不怎么说话,平日总是静静地看着天空,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小队人都听说了,在崇祯七年时,黄国牢家人都被后金军杀害。

所以他对后金有一股强烈的恨意,过去的经历也让他沉默寡言。

王斗曾有规定,舜乡堡夜不收在出外哨探时,必须使用他规定的那种后世密码本。

采用字典的换算方式,这样就算情报被敌军缴获,也不可能得知其中的内容,大大保证了情报的安全。

这种情报体系对哨探人员的知识度要求颇高,需要认识很多字,因为黄国库识字最多,又长得白静,所以在谢一科这甲小队中,向是有着白面书生称号的黄国痒在做记录。

又过了好一会儿,谢一科才道:“好,我们走吧。”

一时间,山神庙周边的夜不收都是轻轻地集中过来,连谢一科在内。

正好一个小队十一人。

他们个个身材魁梧彪悍,都是披着轻甲,手上身上的兵器也是五花八门,飞斧,标枪,手镝,马刀,手弩,锁耙、棍枪都有。

不过此时各人都是神情紧张戒备,手上牵的马匹,也都是马嘴上了嚼子,还用布包着马的蹄子。

由不得他们不小心,做夜不收出外刺探,本来就是九死一生的事情。

特别是在敌人的眼皮底下,这暴露的风险更是极高,他们这小队十一人,就算遇上同等的清兵哨骑,怕也要伤亡惨重。

随着清兵的深入,自七月初一日起,王斗就令韩朝派出几队的夜不收。

前往各地探察清兵的消息。

七月初四日,在阿济格大部进入延庆州以来,王斗责令舜乡堡夜不收出动的次数更是频繁,并有了一定的损失。

由于舜乡堡夜不收侦探到小股清兵不断从洋河进入保安州境内,初五日,谢一科又奉韩朝之令出外探察,最好是捉几个。

生口,探明一些清兵的情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