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不在京城,其他的职务基本上也就是挂个名,但既然有职在,也就有权在。
如今的李家,那是权势滔天,虽然比不得当年的百里家,但也南陈,那也算是了不得了。
“多年不见李叔,一向可好?”
百里子苓上车之后,立马与李迁拉起了家常。
“我记得,上一回见到李叔,还是我去南边剿匪,李叔也正好出京北上,这一晃,四五年就过去了。”
“可不是嘛。
这一转眼,咱们子苓都成了大姑娘,李叔也老了。
你瞧,这白头发,一日比一日多了。
我呀,这把老骨头也快到头了。”
李迁还像从前那般和蔼可亲,说起话来,脸上总是带着温暖的笑容。
这样一个看着自己长大的人,追随了父亲那么多年,百里子苓很难相信他会出卖父亲,会出卖南陈。
“李叔,你这才刚五十出头,正值壮年,一点也不老。
再说了,这南陈的北疆全仰仗李叔镇守。”
“南陈人才济济,比你李叔强的,多了去。
就说你跟你二哥,”
说到百里策,李迁便叹了口气,“你二哥若不是伤了腿……哎,不提这个,提起来就伤感。
子苓啊,我听说皇上这次调你回京主持户部欠款追讨,这可不是个容易的差事啊!”
“李叔说得是。
不过,为皇上排忧解难,本就是做臣子的责任。
我呢,也没什么大本事,李叔是知道的。
让我拿刀拿枪上战场杀敌,那是绝无二话。
这追讨欠款一事,手段轻了,怕是不能跟皇上交差。
这手段重了,恐怕群臣都不会放过我。
李叔是看着我长大的,这时候,可不能不帮我,好歹给我指指路。”
李迁摸了摸胡子,若有所思。
百里子苓也不着急,静静地看着他,无比真诚,就像小时候一样。
“子苓啊,这上都城风云诡谲,户部的欠款也不是一日两日之事,陈年旧账不少,追讨起来不容易。
皇上调你回京,也是万不得已啊。
这京城的关系盘根错节,皇上也是信不过京中的官员。
像你我这种常年不在京中的武官,除非有一个对京中了若指掌的人从旁协助,不然,做起事,触动了不该触动的人或者事,亦不知晓。
到最后,皇上的差事没办成,还可能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李迁绕了一大圈子,似乎是想给百里子苓推荐人。
百里子苓也听出来他的言下之意,但接着话问:“李叔可有合适的人推荐?今日上朝,我正好与皇上要了去。”
“子苓可听说过吴安国此人?”
李迁问道。
“监察御史吴安国?”
“正是此人。
此人虽然品级不高,但出任监察御史多年,对京中官员的事情颇为了解。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