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打破俄国对东北的垄断地位,美国政府也是站在日本和英国一边,这样好撬开沙俄的独霸地位。
英美两国对于日本给予了大量的经济援助,为日本的扩军备战输血打气。
虽然因为美国因为阿拉斯加和加勒比的战事,已经无法给予日本更多的援助,但战争条件已经形成。
英日同盟是不可能放弃这场战争。
而法国虽然忠于俄法同盟。
但是法国并不希望俄国把主要军事力量投入远东,以免削弱俄法同盟在欧洲对付德国的实力,
因此对俄国远东政策的支持有一定程度的保留。
德国则继续执行其推动俄国东进的政策。
它希望由于俄国占领东北而和日本甚至英国的矛盾激化,迫使俄国调开西部边境的俄军,
间接削弱俄法同盟在欧洲对德国的压力;
因此,德国对俄国的远东政策,基本上表示支持。
这样,上述各个国家在远东问题上形成两大集团:
一个是英日同盟,以美国为后盾;另一个是法俄同盟。
德国在欧洲反对法国。
在远东则支持俄国。
至此,日俄战争的国际条件已经形成。
并终于在日本先进行的19o4年2月6日断交,正式引爆了这场战争。
日俄战争爆,地点虽算是西太平洋,但实际上与美国所在的阿拉斯加和关岛和西班牙属地以及英国的众多殖民地近在咫尺,这样一来。
整个北太平洋一带就乱成了一团,各国势力交缠在一起。
好在最后只有那两国真正的爆了战争,其他的都相安无事。
不过经过几年,现在连带着即将爆新一轮战争危机的南美洲又再一次引起了各国更大的关注,
美国和西班牙的战争爆的话没有人会怀疑影响力比沙俄跟日本的小。
因为他们的进程绝对会影响全世界所有的大国小国中等国。
因为这两个国家不管是经济还是军事或者是综合都要比前者更加的大。
潜力更加的深。
不过和日本和沙俄当初的立场可以非常的肯定的是,这次的绝大部分国家绝对是站在西班牙这边的,
因为美国的巴拿马运河就是从英国和法国那里抢来的,南美洲也是从列强那里抢来的,这样一来西班牙跟美国的。
。
。
待续。
。
。
。
。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