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小说

有些人不属于你但遇到了也挺好(第3页)

那是在经济学的领域当中,我们在做某件事的时候,不仅会考虑这件事情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收益,还会考虑这件事情积累了我们多少的付出成本。

时间、金钱和精力等这些因素是沉没成本,它付出了就不会再收回来,不管是过去还是将来时,不管是停止还是继续开始,它都不会因为我们的某些举措而改变。

就好比我们去看电影,我们明知道这部电影的剧情在观看的途中是乏味的,是单调的,是无聊的,但由于我们花了电影票钱,如果我们选择离开,那么这电影票钱就成为了不会回来的损失,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选择坐下来,继续观看电影。

所以,登门槛效应在得寸进尺的过程中,其实就是不断地累积男人在我们身上所付出的成本,由于一个人付出了成本,那么他在处理感情的过程当中就会顾及损失,而不会轻而易举地去放弃这段感情。

再者,由于付出成本地累积,使得我们在他心里的位置愈发的重要起来,因为人性是自私的,爱情也是如此,付出得越多,爱得也就越多。

要懂得提高自我暴露的层次,才可以顺利地吃定一个男人

电视剧《三十而已》里面的一个女主人公由于不舍得花丈夫的钱,觉得他赚钱很辛苦,所以她不舍得吃,不舍得穿。

可是到后来,她不舍得花的钱,全被丈夫用来花在了别的女人身上,还提出了离婚。

所以在一段感情当中,一定得是让男人有所付出,他才会因为顾及成本而不会轻易抛弃一个女人。

很多女人在感情当中不舍得让男人付出,害怕被贴上“物质”

、“拜金”

的标签,这其实就是一个人自我暴露层次低的体现。

我们谈爱情,就是要坦坦荡荡,就是要拥有被人偏爱、被人宠爱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唯有让男人为自己付出才可以体会到。

假如我们一直压抑自己的需求,从来都不去表露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那么我们是不会进入对方的内心世界,也不会去体验真实的爱情。

所以,和男人相处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地去引导他为自己付出,情感、陪伴以及金钱,至少有一样才好,这样,我们才不会因为没有被付出,而被抛弃。

你相信吗?频繁地和另一个人保持高密度的联系,不管是否处于暧昧状态,都会让人产生“亲密”

的错觉。

几个月前,我刚失恋,在一个活动上认识一个男生。

从留下联系方式那天起,他就频繁出现在我的对话列表里。

我们聊得投机,喜好相同,星座都非常适配。

我们会讨论公司周围哪家外卖送得比较快,他去见客户打的什么车、路上到了哪一段比较堵,这种无巨细的小事都会跟我报备,就连711里哪道菜好吃,他都会跟我分享。

我相信任何一个人处在这种状态下都会觉得两个人是合拍的,是天生一对,我当时也确实是这么想的。

渐渐地,我就好像被这种亲密捆绑了一般。

之后的几个月里,我会刻意地在朋友圈里发符合他审美的照片——虽然我不太喜欢,我会去看他一直在讲的那部动漫,会格外关注他follow的那个球星的动态。

不得不承认,我有种在和他谈恋爱的错觉。

我习惯了他的说话方式,习惯了他的作息,习惯了在我十一点半说完晚安之后他还会再回我一个表情。

我开始期待以后,期待他跟我表白,期待他有跟我一样的情愫。

有一段时间我特别忙。

忙的时候心里有盼头,想着忙完要跟他慢慢聊,熬夜聊,还要再约出来见面。

可是忙完那天——很寻常的一天,我看到他发朋友圈说换了工作,我再去问,发现他对我只有寥寥数语了。

我懵了,以前一个外卖都会跟我分享的人,现在换了工作,我却完全不知情?

不痛不痒的冷淡,让我甚至不知道怎么去定义这一段。

时间过去了很久,我耳机里还是会放他喜欢的乐队的歌,还在追着他推荐给我的美剧,晚上十一点半还是会习惯性地看一眼手机,只是再也没有收到他的晚安。

真的不怪我,聊天太容易给人亲密的错觉了。

总觉得什么都能聊出来,总觉得聊天就是交心,在一无所有的年纪也很容易觉得恋爱不过是“每天都可以聊天”

,但频繁聊天其实真的不代表什么,我后来才懂。

人类的关系就是这么脆弱,就算暧昧的话题都说尽,就算用宠溺的语气说过“今天要记得想我”

,可一旦转头两天不讲话,也能直接就这么断了联系。

那种曾经浪漫过头的“亲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