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三”
、“福龙”
、“定一”
、“定二”
、“镇一”
、“镇二”
、“中甲”
、“中乙”
、“干一”
、“干二”
等十五艘。
看名字就可以知道它们是由北洋水师各舰驼带的,左字头由左翼各舰搭载,右字头由右翼各舰搭载,定镇二舰上面可以搭载三艘鱼雷艇,中甲、中乙由济远舰驼带,干一、干二由致远舰搭载。
这些鱼雷艇中,一般都在28吨至74吨之间,搭载一具150度广角鱼雷发射架,速度13节~16节之间。
福龙吨位最大最先进,为120吨,两个210度广角14寸鱼雷发射架,备四枚鱼雷,速度24.2节,配防御37速射炮。
福龙是李鸿章花了6万两银子从福建水师买回来的,但为了配合这次行动,李鸿章再次低声下气的向两江总督张之洞示好,花了18万两银子将他治下的八艘雷字号鱼雷艇借调北洋,分别是“雷乾”
、“雷坤”
、“雷离”
、“雷坎”
、“雷震”
、“雷巽”
、“雷艮”
、“雷兑”
,号称两江八卦鱼雷营。
这八艘鱼雷艇是张之洞于1884年从德国挨吕屏什好船厂(elbingschichau)订造,排水量26吨,速度19.5节,一具14寸鱼雷发射管。
接着,李鸿章又花了5万两银子从两广总督李瀚章手里将广东水师的“雷龙”
、“雷虎”
、“雷中”
三艘鱼雷艇借调北洋。
李瀚章和李鸿章是兄弟,借调自然不用花钱,但李鸿章还是将五万两银子作为广东三艘鱼雷艇的开拔费支出。
这三艘年头和北洋的鱼雷艇一样是1882年购买自德国伏尔铿厂,也是当年张之洞任两广总督时为跟李鸿章较劲而订造的,从起名就可以看出,张之洞额外喜欢“雷”
人。
而张之洞所以松口帮忙,除了李鸿章花了钱外,还主要是因为北洋水师在黄海一战中胜利了。
因为之前南方水师拒绝借调军舰北上,生怕让李鸿章给断送了他们的家底。
现在北洋胜利,张之洞再不好拒绝,也就顺水推舟的送个人情给李鸿章。
10月24曰,南洋借调来的十一艘鱼雷艇陆续运抵旅顺海军基地,丁汝昌将其划入雷击舰队。
这样雷击舰队的鱼雷艇数量便激增至26艘,让北洋水师官兵们斗志高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