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若持续下去,以后那谁还愿意多花许多的钱,去买流金阁的正版?
看来李老板的担心,的确不是危言耸听。
赵启明也并没有小看这些山寨商家。
不过,从团扇推出开始他就有了先见之明,又怎么可能毫无准备?
应对山寨产品,他的办法很简单。
快速的更新换代,让山寨商家刚刚跟随风潮推出山寨品,流金阁就又推出了新的款式。
这样一来,山寨商家手里的山寨品就失去了原有的价值,令山寨商家蒙受不小的不损,长此以往,这股风气虽然不能被遏制,但至少也能让山寨商家有所顾虑。
所以眼下的关键,是要推出新产品了。
钱管家很快离开,而赵启明重新撅起屁股,开始趴在地上继续用功。
关于款式,细柳手中那把没有图案的团扇,算是第一代。
正式投入市场的团扇有牡丹、梅花、飞燕三种图案,算是第二代。
那么第三代该是什么款式呢?
赵启明觉得可以推出水墨山水图。
但仅仅如此,他觉得有些不够。
所以想了想之后,赵启明决定,要开始题诗了。
就像折扇,反面画图,正面题字。
这种既美观又文雅的款式,在随后的几百年间,成为诗人必备的装逼工具。
而现在,虽然没有折扇,但如果把图案和诗词偏女性化一些,用在团扇的设计上,受到姑娘们的欢迎也是理所应当的事。
不过想到这里问题就来了。
图案还好解决,诗词要怎么办?
而且正如之前所说,这诗词用在团扇上,还得符合女性消费者的喜好。
这就让赵启明有点犯难了。
因为他理科学得不错,文科完全就是学渣,唐诗宋词根本记不得几首,仅仅那几句“汗滴禾下土,木兰当户织,谁知盘中餐,花落知多少”
的口水诗,用在团扇上也并不合适。
毕竟,你要是把《鹅鹅鹅》写在团扇上,不巧被某纨绔买走转送给某姑娘们,某姑娘很可能错误的以为某纨绔在讽刺她脖子长,不仅要甩掉某纨绔,可能还要抵制流金阁。
那么,到底用什么诗呢?
赵启明呲牙咧嘴,咬着毛笔,开始绞尽脑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