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侗道:“我的意思是将北平太守李景将军调任恒山,领北平一万大军及博陵三千郡兵支援恒山郡,将通往河东的井陉牢牢掌握在我大隋之手!”
太行八陉中,井陉得名很早。
《吕氏春秋》总结了天下最重要的九座山隘,所谓“天下九塞”
,井陉就是其中之一。
那里的地势“四面高平,中下如井”
,所以被称为井陉。
井陉道连接着山西高原和华北平原,有着十分重要的军事战略价值,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至于北平太守李景,是一员骁勇善战、战功赫赫的名将!
他在灭亡北齐之战中崭露头角,授予仪同三司之职。
后参与平定尉迟迥叛乱,晋升开府,获爵平寇县公。
隋朝建立后,参与隋灭陈之战,后高智慧等人叛乱,李景又随杨素江南平乱,班师后授鄜州刺史。
再到后来又随王世积出兵辽东,担任马军总管。
虽然这次出征未胜而归,但他后来与突厥多次作战,当时代州总管韩洪被突厥入侵击败,李景带着几百人前往救援,血战三天,击杀大量突厥兵,杀退突厥。
授韩州刺史、检校代州总管。
杨广继位之后,汉王杨谅反,李景率部参与平叛,战后,因功晋升柱国,授右武卫大将军。
此后曾率兵平定作乱蛮人,又在青海击败吐谷浑,晋升光禄大夫。
在杨广东征高句丽时,攻陷武厉城,并了此城,皇帝赏赐封李景为苑丘县侯,晋为滑国公。
();() 第三次高句丽战争失败后,杨广命他为北平太守,保护北平如山物资武备。
幽州盗贼杨仲绪去年带领两万人进攻北平郡,李景带兵击破贼军,并阵斩杨仲绪。
李景和薛世雄等猛将不同,不仅攻守兼备,还擅长治理地方,是一个不弱于杨义臣的统帅大才。
“殿下英明!”
对于杨侗的决定,杨恭仁抱以了支持的态度,并说道:“井陉道,有隔山相对的井陉、苇泽二关,它们依山临险,易守难攻,共扼井陉要道。
若能掌控在手,便威胁到河东太原,如一把利剑抵在李渊后背上。”
杨恭仁接着建议道:“殿下,上党有漳水、淇水和驰道直通魏郡,其重要性不弱于恒山郡,理应派遣文治武功双全之士坐镇!”
杨侗想了想,道:“清河太守杨善会如何?”
杨恭仁笑道:“微臣意属的也是杨善会!
如今我冀州重心在西,且南部有黄河天险,把他调往魏群最为合适!
同时,令平原郡守杨元弘接下清河!
至于平原郡守空着也是无妨,若真有事,杨元弘和高雅贤都可以迅速进军夹击。”
杨侗向房玄龄道:“令杨善会率领一万五千大军入驻魏郡、杨元弘领军一万坐镇清河!
若平原有事,予以杨元弘、高雅贤越境平叛之权。
同时,调一万渤海军进入涿郡听用。”
房玄龄拟完任命,由杨侗盖上大印,交给信使连夜送给李景、杨善会、杨元弘、高雅贤。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