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正则是用来观测八方虚邪之风,根据其到来的时间来判断。
四时是用来区分春秋冬夏之气所在之处,根据不同季节进行调节,要避开八正的虚邪。
如果身体虚弱,又遇到天时的虚弱,两者相互感应,邪气就会深入骨髓,侵入后会伤害五脏,医生即使救治,也难以避免伤害,所以说天时的禁忌不可不知啊。”
黄帝说:“好。
关于星辰的道理,我已经听闻了,希望听听关于效法古代的内容。”
岐伯说:“效法古代,先要知晓针经。
验证于当今,要先了解每日的寒温、每月的虚实,以观测气的浮沉,从而在身体上进行调节,观察其是否有效验。
所谓观察于冥冥之中,是说形气荣卫的变化不显现于外,而医生却能独自知晓,根据每日的寒温、每月的虚实、四时气的浮沉,相互参合来进行调节,医生常常能先于他人现,但这些变化并不显现于外,所以说观察于冥冥之中。
能够通晓无穷变化的道理,就可以传给后世,这也是医生与众不同的地方,然而这些变化并不显现于外,所以大家都无法看见。
它无形无象,无味无感,所以称之为冥冥,如同神灵一般。
所谓虚邪,就是八正的虚邪之气。
正邪,是指身形若用力,出汗,腠理张开,遇到虚风,邪气侵入人人体比较轻微,所以难以知晓其情状,难以看见其形迹。
高明的医生在疾病刚生时就进行救治,必须先观察三部九候之气,全面调节使其不致衰败而进行救治,所以说这是高明的医生。
低劣的医生在疾病已经形成时才进行救治,甚至在疾病已经恶化时才进行救治。
救治已经形成的疾病,是说不知道三部九候的失调,以至于因病而衰败,知道疾病所在之处的医生,是通过诊察三部九候的病脉所在之处而进行治疗。
所以说要守住疾病的出入口,虽然不知其情状但能看见邪气的形迹。”
黄帝说:“我听闻补泻之法,但还没有理解其中的深意。”
岐伯说:“泻法必须用方,所谓方,就是气正旺盛之时,月正圆满之时,日正温暖之时,身正安定之时,在吸气时进针,然后再等候其吸气时转针,再等候其呼气时缓慢出针,所以说泻法必须用方,以使气行。
补法必须用圆,所谓圆,就是运行,运行就是移动,针刺必须刺中荣血,再结合吸气排针。
所以圆与方,并非指针的形状。
因此,养护精神的人,必须知晓形体的肥瘦,荣卫血气的盛衰。
血气,是人的精神所在,不可不谨慎养护。”
黄帝说:“这论述真是精妙啊!
将人的形体与阴阳四时、虚实相应、冥冥之中的变化相结合,如果不是先生,谁能通晓这些呢。
然而先生多次提及形与神,什么是形,什么是神呢,希望能详细听闻。”
岐伯说:“请让我说说形,所谓形,就是形体看似有形,眼睛却昏昧不明,询问其所患之病,从经书中寻求答案,智慧的答案就在眼前,按之却不得其要领,不知其情状,所以称之为形。”
黄帝说:“那什么是神呢?”
岐伯说:“请让我说说神,所谓神,就是耳朵听不见,眼睛明亮心灵开启,而意志领先,智慧地独自领悟,口中无法言说,却能独自看见,仿佛处于昏昧之中,却又昭然独明,如同风吹云散,所以称之为神。
三部九候是其根本,九针之论,也不必拘泥。”
在这段对话中,岐伯详细阐述了针刺的法则与原理,强调了顺应天时、观察星辰八正、辨别正邪等重要观念。
同时,也深入探讨了形与神的含义,揭示了人体与自然、精神与物质之间的微妙关系。
这些理论对于我们理解中医的针灸疗法以及人体生命的奥秘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从几个方面用周易哲学来深度解析的示例:
1阴阳变化:周易以阴阳为基础,阐述事物的对立与统一、相互转化的规律,可深入分析事物的动态展和平衡。
2象数关系:通过卦象和数字的象征意义,揭示宇宙万物的联系与模式,理解事物的表象与内在本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