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培养特性:
可在鸡胚及部分细胞(vero、df-1等)上增殖。
5、抵抗力极强:
对一般消毒药和外界环境抵抗力极强,耐热,可在自然条件下长期存在,污染鸡场难以净化;对氯化铵、naoh及甲醛敏感性较高。
三、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
雏鸡和火鸡,3~6周龄的鸡最易感。
2、传播途径:
消化道和呼吸道,蛋壳,但未有证据表明经卵传播,春秋季节的小粉甲虫可作为本病的传播媒介。
3、传染源:病鸡。
其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病毒,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播。
4、无季节性。
病毒可持续存在于鸡舍中,污染环境中的病毒可存活122天
5、发病率:
发病率高(可达100)而死亡率不高(多为5左右,也可达20~30)。
6、免疫抑制:
发生本病的鸡场,常出现新城疫,马立克病等疫苗接种的免疫失败,这种免疫抑制现象常使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上升。
?毒株类型特征出现时间
·经典毒
法氏囊水肿,致死率较低1957,guboro
·变异株
抗原变异80年代末,美国
·超强毒(vvibdv)
致死率>70,突破常规免疫90年代初,欧洲
·减毒株
人工致弱未见野生型
四、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短,2~3天后即可出现临床症状。
发病特点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