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祭祖,这在陈默的老家算是一大习俗。
往日里,都是老爸陈东升操持。
今年陈默在家,也就顺理成章的,由他接过了这个老传统。
前一天,陈默是为了去取装“翠毫”
的皮套。
这个皮套的制作,可谓是极其的讲究。
制作皮套的人,是位专门给手工刀具做特制载具的老师秦。
虽说给毛笔做皮套还是头一次,但那并不妨碍,老师秦用料之精细、做工之考究。
所选的材料,均是上等的二道水牛皮所制。
二道皮柔软中不缺乏韧度,既耐磨、又很好的对收敛其中之物,起到一个很好的保护作用。
将“翠毫”
收纳入专用的皮套内,固定上特质的搭扣后,那稳固的程度堪比“泰山”
一般,是纹丝不动了。
这支皮套被斜着安置了一条牛皮绑带,宛如枪带般,可以跨在陈默的腋下。
这样的设计,即便是人突然被甩飞出去,隐藏在衣服内的“翠毫”
都未必会被波及到。
当然,这样精细的工艺,那造价也是极其昂贵的。
单是这一只皮套的费用,就花去了七千块之多。
不过,相比于“翠毫”
的珍贵程度而言,这点小钱那就不值一提了。
跨好“翠毫”
,打点齐全各种极品后,陈默于一大清早,就叫了个车前往了爷爷奶奶的坟地而去。
春节前祭祖,这是一家子的大事,所备之物也都是相当的齐全与讲究。
四种水果,每样要取四个之数。
四样花边老式点心,同样也是每种四块。
烧鸡、猪头方肉、一碗半生的米饭、二两白酒、香烛、纸钱、白帆、城隍路引,是一样不能少。
这看似简单且复杂的贡品,却承载了家家户户那古老的传承。
上一代人行事,都是做给下一代人看的。
一代接一代,代代无断档。
虽说各地方都有各地方的习俗,在陈默的老家,这,就是当地那亘古不变的习俗。
“小伙子,去祭祖啊?·······”
路上,开车的司机是个临近五十的中年人,他笑着对陈默开口道。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