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弹劾李毅的奏折都留中不发,他对李毅更加崇拜了,但奖赏,他也不敢给李毅。
魏忠贤收到杨鹤奏折的时候,什么反应?第一个反应是,果真好强,这170万两银子没有白花,第二反应就是,怎么和盛和铁厂关系搞好。
当然看见言官弹劾的时候,魏忠贤在心中骂道:“500人,连面都没有见到,把1万多精锐骑兵打没了,而人家有这样的军队3000人,得要多人去剿灭?那得多少军队去填啊?人家是泥土?你想怎么捏就怎么捏?”
天启帝留中不发,那些言官把火气全往魏忠贤身上发,魏忠贤是什么人?他才不来背这个黑锅,把和军器局,兵杖局,火药厂梳理了一番,把里面的官员,管事,查了一个底掉,和这三个地方有关系的言官倒下一大批。
抄杀的是人头滚滚,
经过修养,女真人恢复了攻势,辽阳告急,沈阳告急。
孙承宗在这种情况下,被天启帝任命为兵部尚书,蓟辽督师。
孙承宗第一件事情就是梳理兵部,兵杖局贪污的银两,户部拨银。
手里有银子,孙承宗才放心一点。
梳理完这些事情后,拿着从天启帝那里敲出来的5千人的武器装备,去娄烦要货。
最重要的是,徐光启写信说过,这打战的方式完全改变了。
打战方式改变了,千百年来都这样打的,怎么会变?他要去看看,到底怎么样改变战争的。
李毅没有想到,半个月时间,只招2万人,却招回了3万多人,而且还有数千人跟着这些人过来。
人多,李毅没有意见,甚至非常喜欢。
吃,有开封,洛阳,长安,以及太原附近运来的高价粮。
李毅有铁,有钢,可以付钱,也可以用布,粮食换。
其实李毅一直在屯粮,屯各种粮食,本来准备10万人吃一年的粮食,大约30万担。
后来发觉,到九原,也许连续2年都没有粮食该怎么办?于是就准备10万人吃2年的粮食,60万担。
现在还好,在山西这两年,没有什么灾祸,粮食价格大致在8钱一担。
也就是说,李毅在屯的粮食价值超过48万两银子。
这近4万人招来,经过筛选,一部分进入军队,一部分进入进入工厂。
这4万人的忠诚度非常高,因为都是苦出身,而且是快饿死的那种。
在盛和铁厂一个月一两银子,没有的丝毫克扣,吃饱穿暖,对这些人来说,盛和铁厂就是救命恩人,当然就死心塌地的给盛和买命。
而到军队的,则是另一种存在,他们是都是边关的子弟,常年和鞑子作战,深知训练的重要性。
当然拿到发到手里的军服,军械,饭食和军饷,更加的卖力的训练,秦兵本身一直是最好的士兵存在,在系统的训练下更加的精锐。
现在的李毅一切的核心运作就2个,一个交付朝廷的1万人装备,一个打通到神木的道路,把能运的东西尽量运到神木。
为此,李毅在黄河上,架设了3个条钢索滑道。
那是超过2厘米的钢索,可以承受2吨以上的拉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