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踹了玎珰一脚,让玎珰好好的做好‘马车’的职责,再看青庐山的奇石绿树,摇头苦笑了。
应该真的是见景生情吧,神情都恍惚了。
不然的话,
怎么被树枝子打到了都没注意?
…
青庐山文院名声日久,是大周涵括十七座大城池的上好文院。
可是到了山顶,宝玉还以为来错了地方。
本以为是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再不济,也应该跟二十一世纪的贵族学校一样,是个十分华美、安逸的所在。
可是,宝玉只看见了一座殿堂,还有,一片空地。
殿堂是藏书阁,三个黑底金字高耸其上,黑玄木大门的两边竖匾上,是一片空白,好像等待合适的佳句,就能书写其上。
那片空地就简单的,方圆几百丈,黄土铺就,围着空地的边缘上有兵器架子,十八般兵器和九大奇门兵器映射正午大日的反光,仿佛要争个高低。
其中最左侧的架子上,一柄长有三丈的方天画戟,特别招惹别人的眼球。
宝玉四处看了,而此时,后面的贾环、翟明生,还有四十几位新晋秀才,也都陆陆续续的攀上了山巅。
上山的石阶,最顶部的一个,足有两丈多高。
翟明生手脚并用,刚刚爬上这个‘石阶’,就往宝玉这边跑。
这个圆滑的秀才,跟袭人、王善保、玎珰挨边打了招呼,就站在宝玉的身后,一副忠实簇拥的样子。
“咦?”
翟明生突然惊叫起来。
“宝二爷,您的手、脑袋,这是被哪个给伤着了?”
贾环也上了最后一个‘石阶’,开的是三十丈文山,浑厚的正气加持下,跳上来的动作比翟明生潇洒许多。
而且刚刚登上山巅,贾环就往远离宝玉的方向走,可是,听到翟明生的惊叫,眉开眼笑的快步走了过来。
仔细看了宝玉的额头,咧嘴大笑道:“宝哥儿,这嫡子真是好待遇,还有老太爷的坐骑驮着你,只是……”
贾环笑得前仰后合,讽刺道:“这山高林密的,你也别傻到往树枝子上撞呐。”
宝玉摇摇头,只当贾环是个不听话的孩子。
唔,也不是。
而是环哥儿这小子,将来可是要帮他背锅的。
那满门贾府,实在是个不轻的担子……
新晋秀才们都聚齐了,一个不少,围成大大小小的几个圈子。
贾环开的三十丈文山,也不避讳,直接说了,秀才们在羡慕和钦佩下,在他身边围了七八人的样子,在四十多人的总数里,已经是很大的圈子了。
贾环特别得意,意气风发,颇有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味道。
这七八人的圈子,将来成了举人、进士,做了官,就是关系最好的同窗。
或许,他有可能让贾府重新拾起开国时的威风?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