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兄且慢!”
公孙韬怎会让良机溜走,他叫住谢书贤,然后笑容可掬道,“有道是冤家宜解不宜结,谢书贤是我的斋长,希望诸位看在我面上,不再计较。
谢兄虽是农家子,却在青州鼎鼎大名,他是青州小三元,此次乡试也是奔着解元来的······”
这哪是解怨,分明是结怨。
“公孙韬,你这个吃里扒外的狗东西。
在州学,你就挑拨我们和书贤闹矛盾,在这儿又来挑拨,你可真是一头闲不住的长舌狗。
我现在就把这条长舌狗如何挑拨我的事,说个一清二楚······”
高朗抓住机会,将了公孙韬一军。
“高朗,你休得血口喷人!”
公孙韬脸一下子黑了,他兀自辩解道,“我和谢书贤无冤无仇,为何会做这样的事?你们都别信,我和谢书贤关系好的很。”
“谢书贤,没有想到你气量这么小?都过去多长时间了,还提这些破事,丢尽了读书人的脸面。”
杜硕书冷笑道,“你不敢比文采就直说,混淆视听干嘛?就为掩盖你文采平庸的事实?可笑!”
他这一句话既扫了谢书贤的面子,又救下公孙韬,可谓一箭双雕。
“有何不敢?你画出个道来。”
自从开始读书,初六从没当过文抄公。
主要是这个世界连四书五经、诸子百家都有,谁知道会不会冒出个大家,正好写出过他前世积累的诗词。
现在不用担心了。
他读了这么多年书,基本了解这个世界所在的历史,有些东西从没出现过。
尤其前世出现过的诗词。
“有点胆量。”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