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对徐晃道:“连这种事都能生,朝廷任我为官,也属正常。”
徐晃闷声道:“你不用暗示,我说到做到。
只要朝廷任你为官,我必投你麾下。”
关羽笑道:“我觉得那一天为时不远。”
“你又怎么知道?”
“太平道徒众聚会频繁,公明没有觉察么?”
“你之前所言天下将乱,是指太平道?”
“太平道只是个开始罢了。
现在就是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时候啊!”
“危言耸听!”
“拭目以待。”
关羽又给徐晃留下粮谷腊肉等,告辞而去。
徐晃将他们送到里外,回到家中,徐母担忧地问:“公明,这关君到底是做什么的?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你凡事要三思,可不能行差踏错啊!
如果是要伱做恶事,这些粮谷,咱们都给他退回去,之前的想办法补给他。”
徐晃安慰母亲道:“母亲勿忧,孩儿理会得。
关君为人厚道,能设身处地,必不会强迫于我。
至于日后,如今朝政昏暗,宦官当道,还不知时局如何展,我一身武力,富贵荣华虽然不好说,保家护民还是可以做到的。”
对关羽若有若无的提醒还是放在了心上,立即悄悄打听里中信奉太平道的情况。
徐晃家属于河东郡,杨县,南乡,大槐里。
郡、县、乡、里,便是本朝的行政组织体系。
十里一乡,十乡一县。
县下一般有左乡、右乡、东乡、西乡、南乡、北乡等,大县下的乡有的十几个,甚至接近二十,有的则不到十个。
乡下设里。
这個“里”
不是长度单位,而是“里巷”
的里,“下里巴人”
的里。
里也有东西南北之设,或者以姓命名,或者以佳字命名。
比如“神君”
荀淑住的里叫“西豪里”
,因为其有子八人,“并有名称”
,时人谓之“八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