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是预防万一给你们留下的用度之资,两类东西用不同箱子盛着。
你们可照着册子清点一番。”
尤氏捧着册子已是惊住了,自己倒是也知道自家太太将东西偷偷送出府去,还为此事心有不满,但如今看着确实桩桩件件太太都想在了自己的头里,给自己留了后路。
尤氏合了册子道:“既是存在老太太处,哪里还用的着清点。
依照我的意思,这册子还要劳烦老太太帮我们收了,一来本就是惜春妹妹的嫁妆,搬来搬去的磕碰了反而不好,二来宅院也小,也不需太多用度。
不如这样,若是我真有用时,再来烦老太太开了门,让我拿几件去用。”
史菲儿又劝了劝,只是尤氏坚持不动,也是无可奈何,只得让丫鬟从里面取了一小匣银子来,说这些银两先用来度日。
尤氏才收了,还让丫鬟用笔在礼单册上记录明白,自己也签了字。
史菲儿觉得经了这一遭事,尤氏行事倒是比先前更稳重些了。
过些时日,尤氏带着贾蓉等人搬去了小宅院安顿下来。
贾蓉自知也不是个能读书的材料,可便去寻贾赦,看看有没有什么庶务可以帮着打点的。
贾赦想来想去,交待其分管一年山庄交租的事宜,贾蓉对这等事务也算熟悉,之前也瞧见贾珍如何操办过,做起来也算上手。
不过此番倒是格外上心起来。
尤氏和贾蓉媳妇胡氏安顿好后,每日里也只做做针线,也不四处走动。
倒是隔三差五来贾母处问个安,顺便瞧瞧惜春,姑嫂二人说说话,偶尔再去王熙凤那里坐坐,也不过如此,日子过得甚是平淡。
不过让史菲儿有些放心不下的倒是惜春。
虽说惜春年纪小,但如今也是能记住事了,这去金陵一来一回又生了许多事来。
如今其父母兄长皆亡故,小小年纪身边也没了至亲。
那日她去找探春玩,去王夫人处坐了坐,回来时竟带着几本经书。
史菲儿瞧见也觉得惊心,便问其缘故。
惜春说,自己觉得听二太太读经念佛倒觉得心中清净。
史菲儿听了苦笑,说道:“你才多大年纪,竟然开始躲起清净了。
你心中有苦楚,老太太我也知道。
但这苦楚是躲开了就能不在的?若是真的如此,那世上倒是太平了。”
惜春歪头道:“不躲开,难不成要直面受着?”
史菲儿摇摇头:“天下人各自都有各自的苦楚。
有人心宽些能直面相对,有人心窄些,装不下,选择躲避也不算错。
但你这个年纪老太太我真觉得躲避不是桩好事。
况且人一生,早晚都要孑然一身,繁华也不过是表象罢了。
故而学会排解最为重要。”
“老太太,依您所言,如何排解呢?”
“这个我说了不算,要你自己觉得有用才行。
有人看书便可,有人却要行千里路放行,有人睡一觉便释怀了。
所谓一样米养百样人,你自己寻得一桩能让你忘了苦闷,可以沉心浸入的事。
那桩事便是能帮你排解苦楚的良方。
其实老太太我也不妨再多言几句,人生有苦楚也不算是件太坏的事。
有了苦楚,才知道何为真甜。”
“老太太,您这番话我听不大明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