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未,事情的真相又是怎样的呢?
且听我细细说来。
就在考古队将无字碑用马车运到县署后,古沛然立即打电话到省府,省府又打电话到南京,南京即刻通知蔡廷祥。
蔡廷祥,1890年生,河北保定人,燕京大学历史系主任、教授;国学大师,考古学者,对古建筑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诣。
此刻蔡廷祥还在山西的太原,参加太原的一个古建筑学术会议。
听到发现了无字碑,会也不开,直接从太原飞往南京。
因为当时ah的省会是安庆,尽管这座己做了282年省会1的城市很有名,但南京与安庆间并没有空中通道。
而且寿县又是在皖中,因此,蔡廷祥只得从南京坐船到全椒,再坐马车到长丰,一路颠簸,吃尽了苦头,但他还是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寿县。
无字碑在史书上仅仅出现过一次,说它在ah的寿县,其主要的标志就是“双龙戏珠”
。
这种造型出现在墓碑上极为罕见,只有出土的战国时文物才有。
如果无字碑上真的有“双龙戏珠”
,则可以断定它是战国时期的产物。
但它到底是属于战国时那个国家的呢,无字碑或许能够给出准确答案。
为了找到无字碑,他派自已最得力的弟子柯岩带领一支考察队前往寿县。
历经一年多,现在终于有了结果了。
寿县县长古沛然知道着名学者蔡廷祥亲来寿县,立即到驿站上迎接。
看到蔡廷祥一行人坐着马车,一路风尘仆仆,古沛然拱着双手道:
“蔡大师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
在下有失远迎,恕罪!
恕罪!”
蔡廷祥不喜欢古沛然的虚情假意,就说:“古县长,鄙人辛苦点不算什么,只要无字碑安然无恙就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