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诚的这番话,一听就是借来书、浏阅惯了的人,会说的话。
为什么要强调“不会拿走的”
呢?因为书借出去之后,基本就别指望对方归还了。
好一些的情形,借阅个一年半载的,会忽然想起来,再还给你。
这可能是最好的借阅者了。
糟糕一些的情形,被借走书的人,得去借走书的人家里软磨硬泡,直到对方受不了,亲自翻箱倒柜总算找到了,才还给你。
最糟糕的情形是,好不容易厚着脸皮到了对方家里,对方一脸茫然,追问再三,来了一句“可能是被张三李四借走了吧”
,然后就没了后续。
于是,你就这样损失了一本书。
书这种东西,可是很贵的呢!
明明是近乎必需品的需求……但很遗憾,不论是在大夏,还是在西洋东洋,书都是比较奢侈的一种东西。
若是借走一本书不予归还的话,给对方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相当于赖掉一笔小账了。
甚至,比借钱不还更过分。
钱没了可以再赚,一本珍品的书没了,那就是再无弥补之法了。
不过,黎锦自己,倒是没遇到过这种情况。
她的朋友,从幼时起就算不得多。
后来又去当了将军,就更没人有理由和机会找她借书了。
藏书之人,都讨厌被人借走书,只允许“不拿走、当书籍主人的面看看”
。
这种说法,其实是黎锦看书的时候知道的。
因此,黎锦听到阿诚竟然对自己说出这种话,倒觉得很是有趣。
阿诚真是乖巧伶俐啊。
他这么说,是生怕借走了书,黎锦会不高兴吗?
其实,以黎锦与阿诚的关系而言,阿诚便真借走了书,又能有什么问题呢?
他本来就是住在黎锦身边的人。
莫非,还能为了不归还几本也没有那么值钱的书,逃亡而去不成?
这个设想,听起来倒像是外国的“悬疑解谜小说”
里的剧情。
黎锦很喜欢读这种传奇小说,虽然在大夏很难买到这种书,但也正因为这样,黎锦对这种故事的印象反而更为深刻。
黎锦觉得,也许存在自己由于某种原因,被卷入到这种传奇小说式的剧情中的可能。
但是,阿诚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