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怒骂一句,“疯子真是疯子不过我喜欢,哈哈哈”
在这什么都缩紧不敢言语的时期,敢这等大事,真是刺激,下这乡不亏。
安和也不继续刺激他,默默的拿出借来的中国种植养殖技术百科全书来看,看到合适的就抄录下来,打算以后实施。
想要改变大岭村的温饱问题,就得解决粮食增产,安和知道后世一亩水稻大概能产一千多斤,这很大功劳在于良种和化肥。
种子,安和就知道杂交水稻,还是在1973年,以袁隆平为的科技攻关组完成三系配套和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
而现在离那时还有三年,这个想法就得毙掉,得去市里的农业科学研究所试试口风,有没有较好的种子。
至于化肥,这个就得看八月下旬的交流会,能否引进成功大化肥设备。
还有村里周边的石头山,也不能荒废,这些地也得用上。
安和一边看着书,一边思维涣散的想着各种方法举措。
不过,这些都扯远了。
江北跟在旁边看着,开始不耐烦起来,“看着东西,真有用”
一脸怀疑的看着安和。
见安和终于回神,接着道,“我觉得与其在这看这些,还不如去那些大厂子跟着技术人员学习学习。”
安和愣住了,“也不是不行,不过可能因为现有的环境,落实不下来。”
本来还得意的江北,也是一呆,他倒没有想到这点,想想大炼钢铁那会,江北也知道安和说的有道理。
江北开始纠结起来,不自觉开始挠脑袋,只觉得阵阵晕,咋这事这么困难。
不过转念一想,就是因为困难,才有挑战性不是。
安和见此,笑了笑,“也不是全无用处,比如开养殖厂,可以去省里的养殖大厂学习怎么科学养殖,就是到时候到得找门路进去才行。”
江北心里一松,“这问题不大。”
安和也不反驳,对于江北来说,确实问题不大。
但也是大多数人所不能办到的。
跟着江北一叨叨,安和也看不下去了,直接拿起信纸开始写起信,打上了他老爹书房里那堆书的主意,希望家里能将相关书籍寄过来给他。
江北见安和开始写信,就静悄悄的溜出去了。
走到大厅,就看到葛立群手中拿着一封信件,疑惑问道,“葛大哥,这是家里刚寄来的信”
葛立群迅将信藏起来,面色还带着明显的慌张,“啊是的,家里刚寄过来的信。”
说完还掩饰性的笑了笑。
也不顾江北咋回复,就径直朝自己的宿舍回去。
留下一脸摸不着头脑的江北,这葛大哥,最近奇奇怪怪的,家里寄来的信也不是什么藏着掖着不可告人的事,干嘛要那么紧张。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