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号称建有灭国之功的前辈名将。
显然在成色上与杨致相差甚远。
且不说皇帝威权日重,满朝文武也无人不服。
只有宁王赵当与康王赵敢心里酸溜溜的不是滋味,不怀好意的私下窃议:杨致立此奇功。
起码也得给他晋封一个公爵吧?那厮正值而立之年,什么都不缺。
倒要看看你们君臣二人以后还怎么玩得下去!
盛大而隆重、繁琐而冗长的欢迎仪式,其实也就是那么回事。
杨致与赵启是作秀的主角。
卫飞扬一不留神混了个配角,文武百官跟着皇帝打了一回酱油。
对于杨致与卫飞扬来说,唯一实在的好处,只是不用去灞桥官驿捱上一宿了。
当日午时,皇帝在宫内大宴群臣,以示君臣共庆灭楚之功。
宫中御宴向来是象征性的样子货,貌似气氛热烈,实则令人浑身都不自在。
杨致与皇帝以及几位宰辅重臣喝了几杯酒,扯着毫无营养的寒暄闲话,好不容易熬到了席终。
出宫之时,自然是与徐文瀚、卫飞扬结伴而行。
杨致摇头笑道:“皇帝郑重其事的全套铺排应付下来,竟是感觉比上阵厮杀还累!
——大哥,天色还早,一同与四弟回去看看叔父?”
杨致与卫飞扬并不知道徐文瀚发生了丧妻的变故。
在二人眼里,时隔近三年不见,徐文瀚愈显清瘦,似乎也比以前多了几分暮气。
淡淡应道:“好啊!”
卫肃确实病得很重。
卧床不起已近两月,每日仅靠几口清粥与参汤续命。
见到儿子终于回来了,两位义兄也结伴前来探望,眼神中陡然焕发出异样的光彩。
想要开口说话,却又是力不从心的细不可闻。
陪着满面戚容的卫夫人说了一会儿话,杨致与徐文瀚自感不宜久留,起身告辞。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卫肃半生征战,叱咤风云,名扬天下,得以善终,也算不枉此生了。
出了卫府,杨致说道:“老徐,如今我在长安已是孤家寡人了。
你我兄弟久未见面,不如到你府上去蹭个晚饭,小酌几杯?”
徐文瀚苦笑道:“如今我府里也冷清得很,我们还是二弟府上吧!”
杨致已然看出徐文瀚有点不太对头。
听他话里的意思,秦空云这段时日也在长安。
兄弟三人聚首之后,徐文瀚才主动向杨致说起,妻子田氏服毒自尽的前因后果。
杨致乍一听闻,大为震惊,顿时唏嘘不已。
想要开口劝慰,一时又不知从何劝起:这笔账到底该算到谁的头上?
反倒是徐文瀚释然道:“命该如此,死者已矣,只能引以为戒,多说无益。”
岔开话题道:“三弟,皇上有意为你晋爵一等忠武公,加太子少保衔,你之四子不分嫡庶,尽皆恩荫封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