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说。
总归值得一试。
“两日,我们只有两日时间。
最多不过三日。”
张博虎就事论事道:“沈重才刚过江,正忙于整军集结。
以及与陈准联络商洽下一步两部如何配合作战,因此会出现一个十分难得的空挡。”
文焕章点头道:“战机稍纵即逝。
老夫即刻亲书奏章,遣人急送长沙。
稍后再传令城外大军,不可与陈准接战,立刻集结开赴城南待命。
如若事不可成,又待如何?”
张博虎满脸疲倦的道:“陈准乃是夏军悍将,我军避而不战,集结开赴城南,定会有所察觉。
有沈重在后策应,陈准大可放手相攻。
为谨慎起见,文帅还是另遣一军出城掩护吧!
起码会让陈准心生顾忌,我军一时也会相对较为安全。”
“后日天明之前,皇上若无回复,我军就只能悉数撤回,与巴陵共存亡了。
夏军水师已折损过半,兵力仅剩一万五千余人,大小战船不到四百艘,很难再与我军水师决战。”
“文帅可命水师为主、一部步军为辅,负责巴陵临水一面防务。
粮秣军械,也可通过水路运送补充。
陆上城防,只需命我军把陈准驱离火炮与重弩射程之外,适时遣军出城不让他们顺利构筑阵地,夏军便不会罔顾伤亡,冒然强行攻城。
作这般部署,巴陵坚守一年半载问题不大。”
“也只能这么打算了。”
文焕章颇显无奈,又说出了心头的另一个忧虑:“卫飞扬所部自从攻陷南昌以后,一直在休整募兵,至今尚无动静。
届时即便留余两万兵力驻守南昌,少说也可抽出六万至八万兵力进攻长沙。
但愿吾皇能诏令我军顽强守御才好!”
张博虎宽慰道:“前番皇上再度遣使请和,已被夏帝严拒。
若不顽强守御,难道坐以待毙不成?即便沈重业已过江,夏军想要攻克巴陵,兵力尚嫌过少。
想要攻取长沙这样一座重兵防守的坚城,杨致、叶闯、卫飞扬三部兵力相加也只十万有余,兵力明显不足。
杨致野心太大,妄想两城兼顾,却已自陷僵局。
文帅无须忧虑过甚!”
事实证明,文焕章与张博虎对战场情势的判断十分准确,战术运用极为得当。
十月二十九日,巴陵外围楚军向城南运动的同时,又遣军两万出城。
陈准见楚军势大,以为如他先前所想,意欲与他在城外决战。
一边与沈重联络两部合击,一边分作两个万人攻击军阵加紧部署。
直到十月三十日深夜,斥候来报,两部楚军正趁夜向巴陵收缩,陈准这才恍然大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