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版本的供词内容大同小异,徐文瀚坦言只是凭空捏造,但更具文采也更为刁毒。
杨致则写得更为详细具体,有名有姓更显真实可信。
二人的手法惊人的一致:借第三人之口,矛头直指宁王!
“公子这两份供词一模一样,是何道理?”
“一份请沈重转交太子,另一份送给宁王。
先生是何用意?”
“我想托秦公转呈皇上!
现在三管齐下,效果更佳。”
杨致惊道:“话是这么说,可……你那份玩意儿也太假了点吧?”
“重要的是确有其事,其余都无关紧要。
你要知道,即使铁证如山,皇上也不会怎么样的,宁王连半根毫毛都不会少。”
徐文瀚目光灼灼的道:“大凡雄才大略之主,多有阴骘隐忍之心。
当今皇上夏秋鼎盛雄心勃勃,便是自己的儿子,也不会太过放心。
他只想一统天下,此事本就不甚光彩,怎会容忍皇子们为争权夺位公然内讧?行大事者不拘小节,夏帝唯有压下此事,使各方势力在绝对掌控之下维持平衡才是上策。”
“太子不会将供词转呈皇上,十有**会留作日后的王牌使用。
夏帝也绝不会彻查此事,但对宁王的敲打却是不可避免。
宁王必然会满口叫屈矢口否认,但他做贼心虚,万万不会愚蠢到请旨彻查。
我敢断定,此事最终是不了了之,但以后宁王对你我轻易不敢再轻举妄动。
既是如此,又何必在意供词是真是假?”
杨致恍然道:“高!
实在是高!
这叫不是诬告的诬告!”
“只是供词一旦送出,那位穆天伦老兄便长了一百颗脑袋也是断无生理。
他若早知如此,倒不如死在公子刀下来得痛快。”
“阿弥陀佛!”
杨致笑道:“愿佛祖保佑那个可怜的人。
我们下一步怎么办?”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