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历经数十年征战,从诸多拥兵自立的割据军阀中脱颖而出,崛起国势最为强盛的大国。
夏军在战斗中成长为拥有百万之众的虎狼之师,兵锋所指无往不利。
或占取大片疆土,或索得巨额贡赋,每逢大战必定获利甚丰。
也因此涌现出一批将敲诈勒索操练得炉火纯青的外交专家,逼人订立城下之盟再翻脸不认人乃是家常便饭。
可在抵御突厥异族的战争中,大夏还是第一次全面占据上风。
皇帝实际上很有一番骚包臭美的嫌疑,令他为难的并不是怎么与突厥议和,而是在解除北方边境重压的同时,怎么向中原诸国显摆武功示威。
杨致恍然失笑道:“皇上,有道是弱国无外交,所谓的停战议和向来都是以军力国势做后盾。
大夏近年来与各国之间的和议何其多哉?想必朝中精于此道者不乏其人。
打输了要议和自然头痛,这打赢了那还不好办?”
皇帝正色道:“突厥岂能与那些不堪一击的屑小之国相提并论?此番议和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朕岂能等闲待之?”
杨致不置可否的试探着问道:“皇上,朝中众臣对此是何看法?”
“朕今日与几位宰辅重臣已有商议,也向你义兄徐卿征询了此事。
王卿奏请卫卿在朔方仍是严阵以待,遣耿超率帐下新军重返大漠震慑敌胆。
务必借此议和之机迫使突厥俯首称臣,方能一雪前耻。
徐卿则以为,只需命卫卿率军出朔方操演,陈盛大夏军威即可。
另外向朕奏请借你勇悍之威,命你参与议和。”
“那皇上的意思是……?”
“此番情势已与半年之前大为迥异,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自然最好不过。
时下国用艰难,大夏将士日后任务繁巨,是以朕倾向徐卿之议。
朕意命太子为首主理,以内阁大学士王卿与你为辅。
至于徐卿,因朕对其另有重用,恐无暇分身。
不知你意下如何?”
凭心而论,眼前的胖大老头是一位十分称职的皇帝。
该当大方豪爽处绝不吝啬,该当精打细算处近乎抠门。
他的意图非常明显:在成本最低的情况下,为他的帝国攫取最大的利益。
将此等炫耀武功彰显国威的交由太子主理,皇帝仍是苦心一片,无非还是想让他逐步摆脱平庸文弱的形象,逐渐为他树立后继之君的威望。
杨致在其中的作用,相当于将对手打得五痨七伤再与其谈判时,摆在谈判桌上吓唬人的一件凶器。
无疑是一件无需太过劳神费力,只需掺在里头抖一抖威风的轻松差事,免费奉送一回倒也无妨。
“臣不谙繁琐礼仪,更不喜受其约束。
请皇上高抬贵手,免我辅助议和之责。
皇上不妨告诉太子,若是需要臣露面之时知会一声就是,臣必当鼎力配合。”
皇帝心情甚佳,冲他虚踢了一脚笑道:“难得你这厮如此老实,竟将惫懒倦怠说得这般直接!
也罢,朕允了。”
“其实今日召你前来,令朕最为着急的是第三件事。”
皇帝的脸色继而变得沉重起来,悠悠叹道:“朕那可怜的长秀孩儿病了,病得很重。
杨致,你是心智灵犀之人,应知她因何而病。
你今日若能看在朕的脸面上去探望长秀,定会比任何灵丹妙药都管用许多。
朕知你府中正在筹办婚事,无意勉强于你。
你自己看着办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