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流民们不认识韩老太君,仅凭着老太君几字,猜想着必是京里十分有名望人家的老夫人,才能被称为太君。
韩老太君身边跟着的是唐昀,他扶着祖母的手,轻声道:“祖母,您慈悲心肠,不仅捐银捐物,还要亲自来看一眼。
这些流民们,真是三生修来的福气,碰到祖母这样的善人。
想必在佛祖跟前,您的功劳比别人高出一截。
孙儿相信佛祖念在祖母的份上,一定会保佑大哥的。”
“你是个有心的,时刻想着你大哥。
可怜我的晔哥儿,不知身在何处?是否吃饱穿暖?”
韩老太君说着,眼神看到那些人身上破烂的衣服和他们面前的稀粥,莫名就觉得她的大孙子,或许就是在受这样的苦。
她赶紧念一声阿弥陀佛,暗道自己老眼昏花,胡思乱想。
僧人们把他们祖孙请进寺,一路带他们去香客们的屋舍。
沿途走着,明显发现寺中的气氛与以前相比,大不相同。
僧人们一天之中,有半是在做功课。
而现在,大部分人都在忙活,劈柴挑水。
光是每天烧两顿饭给那些流民,都耗去他们做功课的时间。
韩老太君心事重重的,越是不让自己想,就越是去想自己大孙子凄惨的模样。
她的手不受控制般紧紧地掐着身边的人,不由自主地使着劲。
唐昀吃痛,一声不吭。
“昀哥儿,你说你大哥…”
“祖母,您积德行善,佛祖都看在眼里,他会保佑大哥的。”
“对,你说得没错。”
韩老太君身体松懈一些,手指松开,“眼下正是积德的好时候,你等会赶紧,再去添一份香油钱。
祖母相信,佛祖一定会保佑你大哥平安归来。”
唐昀不动声色地抽回自己的手,脸上全是孝顺担心的表情。
他恭敬地答应着,眼睛却四处望着。
待看到一位正在挑水的小和尚,眼神闪了闪。
小和尚背过身子,不想让他们看见自己的脸,待他们走过,才继续手中的活。
寺后的木屋静立着,像是与世隔绝般。
无人来扰,亦无人出去。
里面空无一人,唯有那露台处的布幔被风吹得四下飘荡。
芳年经过这几日的思忖,终是接受自己是一味药的事实。
因为她这味药,死了那么多的妙龄少女,她一面憎那恶人为一己之欲作恶多端,一面觉得自己罪孽深重。
近几夜,她彻夜难眠,伏案抄写佛经。
她抄的是往生咒,抄给那些死去的亡魂,愿她们来世投个好人家,一生富贵安康。
元翼陪着她,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