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安也是如此,深深的行了一礼,在他起身之时,心中悸动缓缓消散,一些记忆如潮涌来。
“先生好!
我叫李时安”
“时安!
好名字,小时安,可愿意和先生一同研读圣贤之道?”
“先生若不嫌弃时安笨,时安当然愿意”
“先生,先生,何为君子不器?”
“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不应拘泥于手段,而不思考其背后的目的……”
次日,鸿雁先生——韩明鸿,乘马而去,去时,城中百姓夹道相送,可其中无一是他的学生。
沅水湖畔,韩明鸿曾言
“我去之时,你等不许相送,违者,我韩明鸿定不认他这个学生”
……
雁门关外,韩明鸿纵马而去,身后马夫,拉着一箱箱的书卷,却未发现其中有任何钱财。
那日,学生相赠之物皆留在了书院,韩明鸿嘱咐代课先生。
“这些钱财和赠礼,你留下一部分,用于书院修缮与你的束修,
其他的就布施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吧……”
雁门关外,无名山丘,一位青年站在山丘上,向南而望。
一件打了几处补丁的儒衫,随风飘动。
青年男子望着无人的官道,缓缓跪地,三次叩首
至此,鸿雁先生辞别雁州……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