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过头,只见太子和吴王前后而来。
在二人入内之前,贾公闾领着诸人起身迎候。
太子敛衣坐下,微笑道:“诸位爱卿不必多礼,都坐吧。”
众人依言坐下。
只听得太子道:“孤今日来。
只因裴卿昨日献策,陛下甚为满意,但又想听听诸位相公还有何建议。
裴卿你来说。”
“遣使宣慰南诏,对其所为既往不咎,册封南诏王。”
裴皎然看向太子,目光灼灼,“臣之计虽然是西联大食,南通南诏。
但是此中关键在北和回鹘。
臣想陛下派您来,也是因为陛下可以同大食、南诏结盟,唯独不能和回鹘为盟友。”
“裴卿果真心思玲珑。”
太子望着众人,面露难色,“陛下少时便和回鹘有嫌隙。
陛下对另外两方没有意见,唯独对回鹘,厌恶尤重。”
一旁听了许久的苏敬晖,冷不住插言,“昔年陛下在潜邸中时,曾出使回鹘,却遭到回鹘可汗欺辱。
陛下对此耿耿于怀,已有多年。
裴相公,你要陛下去寻回鹘的合作。
岂不是在打陛下的脸。”
没理会苏敬晖的奚落,裴皎然正色道:“大食远在西域万里之外,对吐蕃只起到牵制的作用。
而剑南虽然近,但是川、滇两地的地形崇山峻岭,素来宜守不宜攻,也只起到牵制的作用。
唯独北方的回鹘,有控弦者数十万,且早有南下的心思。
若能将其矛头引向吐蕃,既可以极大缓解陇右军的防御压力,又可以将屯驻在灵州,用来防御回纥的朔方军解放出来。
反”
之,若是让吐蕃和回鹘联手。
陇山的防线便不再是防线,而是蚕食国朝财富命脉的巨蠹。”
“大食在葱岭,的确鞭长莫及。”
太子颔微笑,“裴卿继续说下去。”
这是他想要听见的话。
虽然自己的詹事给出了两条一样的计策,但却如同避讳一般,丝毫不提及回鹘。
裴皎然会意过来,“臣闲来无事,喜欢去西市走访。
听回鹘的商人说起过,如今的回鹘可汗本是上任可汗的宰相。
因为政见不合,故而动政变,自立为可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