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长沙整军,予你两千兵勇,如何?靖港之战,益知兵贵精不贵多,徐徐而动,多有裨益。”
胡林翼道:“谢过涤生兄。
兄霹雳手段,霹雳心肠。
水师仅留湘潭获胜之师二千人,陆师只剩塔齐布部三千人,国葆一军,竟被裁撤,湘乡朱孙贻,练勇先驱,亦被驱逐,尔心如铁。”
曾国藩道:“言出必践,令出必行。
优胜劣汰,亲疏勿论。
曾国葆临战心移,朱孙贻宁乡萎缩,二子皆非将才。
塔齐布、褚汝航、夏銮、李孟群、杨载福、彭玉麟等临战有静气、出击具悍气,全皆将帅之才;吾令嘉奖,吾奏升迁。
湘潭之胜,看似湘军悍勇,实赖夷炮之力。
吾已咨请粤督再购七百夷炮,咨调粤总兵陈辉龙领水师来援。
道员李孟群至桂招募两千水勇,亦于近日抵湘。
罗泽南、李续宾二营兵马,亦自衡州启程,后日即至。
待一切就绪,即东进武昌。
明日,吾将奏请吾皇,明言靖港之失,俯首等罪。”
是日,国藩疏曰:微臣,孤愤有余,智略不足。
虽有湘潭连获大胜,杀贼万人,烧船千余,大股歼灭,克服县城。
但再战靖港,纪纲不密,维系不固,以致溃散,其谬一也。
但知轻进之利,不预为败退之地,其谬二也。
驱未经战阵之勇,骤挡百战凶悍之贼,一营稍挫,全军气夺,非勇真不可用,乃臣不善调习而试用之故,其谬三也。
臣之求效愈急,而其办理亦愈乖谬。
靖港此战,臣因湘潭水陆大捷,意欲同时并举,破贼老巢,使贼首尾不能相顾。
孰料致于此败。
臣忍耻偷生,一面俯首等罪,一面急图补救。
湖南巡抚骆秉章亦疏:此次水陆通剿湘潭,毙贼近万,所获旗帜、器械无算,凶渠伪目除阵斩外,或毙于水,或毙于火,为数极多,被掠解散之人约以万计。
咸丰帝谕:曾臣国藩亲率舟师进剿靖港,虽小有斩获,旋以风利水急,俄船被焚,以致兵勇多有溃散。
曾国藩自请从重治罪,实属咎有应得。
姑念湘潭全胜,水勇甚为出力,着加恩免其治罪,即行革职;小败微惩,治病救人,曾臣仍督勇剿贼,戴罪自效。
湖南提督鲍起豹,自贼窜湘以来,并未带兵出省,迭次奏报军务,仅止列衔会奏。
似此株守无能,实属大负委任。
鲍起豹着即革职,所有湖南提督印务,着塔齐布暂行署理。
现所存水陆各勇仅有四千余人,若率尔东下,诚恐兵力太单。
着该革员添修战船,换募水勇,一两月间当有起色。
果能确有把握,亦尚不难转败为功。
目前,楚北贼寇窜回德安,随州之贼亦回武汉,是鄂省望援甚急,该抚等务当督饬水陆各军迅将此股败窜之匪歼灭净尽,兼可赴援武昌以顾大局。
湘潭大捷,曾臣国藩练勇有功,着即单衔奏事,湘文武官员,自该抚以下,视军务亟需,曾臣皆有权调遣。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