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凯笑着点头,带着宋江去了。
二十日后,济州府派来一队人马,领队的是济州通判范无病,带来朝廷下的公文和划拨的银两。
高展带着衙门上下大小官员列队出迎,将范无病一行上百人接进县衙。
寒暄过后,办理交接手续,接收银两。
公文写得清清楚楚:朝廷出资十万贯,济州府调配五万贯,合计十五万贯下拨到郓城县。
范无病取出账目,让高展签字用印,而后方可交接。
高展令人查点数目,却只有十二万贯。
高展不予签字,问范无病道:“范通判,数目不对,何故少了三万贯?”
范无病面带不悦,将高展叫到无人之处,斥责道:“高知县好不晓事!”
“哦?”
高展乐了,“请范通判指教,下官如何不晓事?”
范无病提醒道:“你可知济州刚换了一任新太守?”
高展道:“下官刚刚听说。”
范无病哼了一声:“你可知,新任太守蔡得亮是蔡太师的侄子?”
高展点头道:“下官有所耳闻,正欲找个机会前去拜望。”
“拜望就不必了!”
范无病摆出训教的姿态,说道,“范某要提醒高知县,蔡太守虽不是蔡太师的亲侄子,却深受蔡太师的器重。
“没有他在太师面前替郓城县说情,就没有这十几万的银两,知县不该孝敬他吗?
“再者,蔡太师与高太尉同殿称臣,交情颇深,于情于理,高知县当与我家太守多亲多近,明白吗?”
“原来如此”
,高展笑道:“这么说那缺口的三万贯被太守留下了?”
“不!”
范无病倨傲道,“太守留下了两万。”
“还有一万呢?”
范无病并不回答,反问高展:“高知县可认得下官吗?”
高展上下打量他,看他四十岁不到,蓄着山羊胡,并不认识。
但听出他是东京口音:“下官不认得,难道范通判也是蔡太师亲信?”
范无病炫耀道:“非也!
范某追随童枢密南征北战,服侍他老人家多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