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小说

流沙(第2页)

河床是怎么沉的,那就要问问靠着这成日里大东风卡车来来往往运走的一车一车的河沙发家致富的人了。

这挖河沙也不是个新的活计儿。

早在老祖宗的年份里,谁家村里建个新房子都是从挖沙人家买的沙子。

农村人一生忙忙碌碌就为了每一代人都能建上自己的房子,所以这河沙的价格也一直不大变动。

可就是那几年前,这镇上一家大户,那是真正的大户,那家的老头子六十来岁还在乡下拿着搅石灰的铁匙给人刷房子,改革开放政策一出,做了包工头带着一伙年轻小伙子到城里去干工程,工程越干越大,做了房地产商,还当过几天的首富。

大户在外头的钱也赚多了,人也老了,小老婆也给他添丁了。

就盘算着要为家乡来做点贡献了,就在沈峰村子下边的一大片空地上,规划了一大片的住宅区。

哟呵,这成片的房产就被带动起来了,大片的荒山也被开出来搞别墅了,连这东联山上一个坑一个坑无人问津的温泉眼也被一个个买断了。

房产业要动,是少不了那些建材的价格也要上涨的。

田同是和沈峰不仅仅是一块开赌场的合伙,还是这十几二十年来风里来雨里去的弟兄。

看着这势头,田同就撺弄着沈峰同他一块捞上这一把,沈峰觉得这也是个不错的路子了,就拿了十年来开赌场的钱跟他一块买了三艘运沙船,抽沙机,怎料这本儿才刚刚回来,润头才起,就来了这么一出儿。

他沈峰可不是这么胆小如鼠的人,若没有胆子,今时今日的万江也没他说话的份儿。

第二章

沈峰读完高中便出来了,他读书也不差劲,在班上也还过得去。

但家里过不去,沈来运的赌瘾越来越大,运气来了,沈家能过上几天好日子,就说是像天天过年也不为过。

运气差时,沈峰就只能自己去看看哪家哪户在建房子,给他帮上一下午的忙,客气的人家会留他吃一顿饭,小气的呢?千方百计的嫌他小,气力不够,少给他一两毛钱当成理所应当。

沈峰十六七岁就看够了这些人的嘴脸。

领到高中结业证书隔天,沈峰就不去上学了。

从家里出来身上背着个包蹲在路边捡起别人丢剩下的烟头抽,考虑哪儿搞口饭吃。

那时他还想着要不跟着人家每天进江县的大巴去城里讨生活吧,他身上可一分钱没有,车都上不去。

这一愣神,没个注意,烟头就烧到了指头儿。

他赶忙儿一丢,啐了一口唾沫在手上缓缓那阵灼痛。

有上学的学生路过看见他那一身发黑的校服和嘴上的烟头都离得远远的。

只有一个扎这一根大麻花辫子的大姑娘,估计是低他一届的,有些眼熟,圆溜溜的眼睛盯着他看,沈峰觉得有些不自在,站起身来拍拍裤子往回走了。

后来呢?后来那个姑娘给他暖了炕头,生了两个小子,大儿子还是是圆滚滚的小胖子,体重永远比同龄人重上三四十斤。

现在那姑娘,手上的金镯玉镯成串儿,纯金儿的耳坠在耳朵下晃荡着。

身上的裙子没有一条是一千块以下的。

这手边上呢?是挫不完的麻将。

那时的沈峰不知道到哪里去找他的下一顿饭,打零工能饱他几天肚子可不是长久之计。

他思量着,到橄榄场区碰碰运气,看那还招不招人。

巧得很,田同的档口就缺人。

田同是谁啊?田同也不过就是跟他沈峰一样的穷鬼,家里兄弟姐妹一箩筐,排行老九,个头不过一米五出头,也是没饭吃饿的不长个儿。

田同比沈峰早出来干了四年,在他叔的橄榄档口上扛了三年半的橄榄,一筐橄榄上肩都看不见他的头了。

天天吃两个包子只就着他妈做的咸菜吃。

乡下的咸菜都是存放在猪圈边上了,有手艺儿的就能做的爽脆,没手艺儿的呢?就像田同他妈做的,一股子说不出来的酸臭味儿。

就这样田同的吃的三年半咸菜省下了一个属于他自己个儿的档口。

在万江这个小地方发财起来的哪个不是苦水里过来的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