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虏嫌他反复无常,所部又不愿剃发,此事才未能成行。
“如今强敌外逼,郝永忠孤悬灵川。
等他军粮已尽,再邀滇兵四面击之,谅他兵马再众,也必败无疑。”
什么?都这种时候了?还要自相残杀?
丹初不可思议地看着焦琏,见他脸上杀气腾腾,既有对郝永忠的仇恨,又似乎有种大仇将报的兴奋。
爵帅这是怎么了?为什么人一走到高位,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大顺军攻破京师,逼死崇祯,被视为不赦之罪。
南明官员对农民军恨之入骨,弘光时期奸相马士英主政,就有“宁死于寇,不死于贼”
的说法。
可现在都什么时候了?清军都打到家门口了,桂林只剩灵川一道屏障。
郝永忠孤军防守灵川,焦琏还想趁机偷袭他。
这,这都什么事啊!
后世评价南明,有一句极为经典的话:内斗就要亡国,亡国也要内斗。
就南明君臣这种熊样,不亡国太阳都要从西边出来了。
可是,内斗的根源是什么?是朱元璋所设计的互相牵制的制度?
显然不是。
满清的内斗亦很严重。
别的不说,就说恭顺王耿仲明吧。
耿仲明与孔有德在东江镇时亲如兄弟,孔有德拜耿仲明为义兄。
日后,孔有德地位日趋上升,耿仲明反倒屈居孔有德之下。
两人渡海归降后,孔仲明侵夺孔有德的部众。
孔有德便弹劾耿仲明,耿仲明引咎上书。
为此,皇太极亲自调解他们,还召他们入宫赐宴。
耿仲明的部下石明雄等人设计谋杀耿仲明,耿仲明上报清廷。
皇太极查实之后,斩石明雄等人,把耿仲明治得服服帖帖。
丹初至此明白过来,南明内斗的根源,在于朝廷没有权威,在于皇帝懦弱,不能威福自操。
朝廷不行,皇帝不行,外臣武将也不行。
瞿式耜也好、焦琏也好,既没有大度包容的肚量,也没有纬武经文的才干。
这乾坤之重,究竟该由谁来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